小寒為什么是最冷的原因
小寒為什么是最冷的原因簡介
一提到小寒,可能還有一小部分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們知道為什么小寒時節是最冷的原因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小寒為什么是最冷的原因簡介,歡迎參閱。
小寒為什么是最冷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會疑惑,小寒為什么是最冷的時候?小寒時節,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處于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于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北半球的氣溫還在持續降低。冬至之后,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持續降低,溫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在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說;但對于南方部分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所以小寒是不是最冷的,具體也要看當地的氣候變化。
什么是小寒大寒
小寒
小寒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是反映溫度變化的節氣,標志著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在陽歷1月上半月,中國農歷十二月(臘月)上半月,太陽位于黃經285°。對于中國而言,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于小寒的。出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氣候觀測資料表明,我國大部地區從“小寒”到“大寒”節氣這一時段的氣溫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及“街上走走,金錢丟手”等古代民間諺語,都是形容這一時節的寒冷。由于氣溫很低,小麥、果樹、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凍寒。
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最后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這個時期,鐵路、郵電、石油、海上運輸等部門要特別注意及早采取預防大風降溫、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措施。農業上要加強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凍。
小寒節氣要注意什么
注意保暖
小寒的到來預示著天氣會更加寒冷,而保暖很多人以為只要身上多穿點就行,值得提醒的是,小寒之后出門要注意頭部保暖,因為身體的暖氣會通過頭部散發出去,所以出門最好要戴上帽子。
睡前泡腳
腳暖了全身都會暖起來,小寒節氣后,一定要注意做好雙腳的保暖工作,晚上睡前泡腳很有必要,泡腳時記得搓搓腳心,堅持睡前泡腳不僅可以讓全身暖和起來,還可以幫助睡眠。
保持室內通風
天氣寒冷,很多家庭就喜歡把門窗緊閉,室內空氣不流暢,含氧量也自然會減少,體質不好比較敏感的人就會感覺到胸悶、壓抑,對身體極期不利,所以在小寒期間,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暢。
適當運動
雖說小寒后天氣會非常寒冷,但是還是要進行適當的運動的,運動時間可以選擇在有陽光的時候,運動的方式可以采取走步、太極、體操等,運動量不宜過大,運動時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寒。
注重腎臟保養
小寒季節是腎臟保養的最好時期,方法以按摩法為最佳,部位主要以腰部以及丹田這兩個部位,方法是將兩手搓熱后,分別在腰部和丹田處按摩揉搓,可以疏通經脈,增強腎功能,還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飲食宜雜偏辛苦
小寒節氣可以偏向吃一點苦性物質,因為苦味食物可以養腎,因為天氣寒冷可以吃一些溫性食物來暖體,五谷雜糧可以讓人體吸收到更多的營養,也可以防止人體出現諸如便秘,牙齦出血等各種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