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潑水節西雙版納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3潑水節西雙版納時間是什么時候
水利萬物而不爭,在傣族文化中,水被賦予了清凈,圣潔的神奇色彩。傣族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潑水節西雙版納時間是什么時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潑水節西雙版納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3西雙版納潑水節是2023年4月13日—15日。
西雙版納潑水節其實為傣族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傣歷四月中旬(即農歷清明前后十天左右)舉行,為期三至四天。當天的場面熱鬧非凡。
潑水節的介紹:
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楞賀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這一天主要有劃龍舟比賽,放孔明燈,傣歷新年舞蹈秀等。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這一天是趕擺,游街表演,傣王出巡。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這一天,人們相互潑水祝福,共度潑水節潑水節,當日,中國西雙版納、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臺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后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
2023年潑水節是哪一天
2023年的潑水節是4月13日。
潑水節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日,在這天的時候大家會相互潑水用來表達祝福,在節日這天大家都會拜佛、賽龍舟、放高升、點孔明燈等活動。潑水節在泰國是很隆重的節日,對一些云南的少族民族來說具有不小的影響,是參與人數最多的日子。潑水節的時間按照陰歷來計算是在陽歷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另外,潑水節一般會持續3至7天。每天都會有新的稱呼和叫法。第一天傣語叫“麥日”;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大部分的人都會把這一天當做最吉祥的日子。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
潑水節是多個地區的傳統節日,包括但不局限于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潑水節也叫做“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西雙版納及德宏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在潑水節的這天大家會很早起床去沐浴禮佛,之后就是連續好幾天的慶祝活動。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歷清明前后十天左右舉行,潑水節的活動也是有很多的,比如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傣族傳統民族習俗
傣族潑水節的傳說:潑水節是傣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這萬物爭春的佳節里,傣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節日的盛裝趕大“擺”,舉行浴佛和互相潑水祝福。白天城鄉各地處處吉祥水花飛舞,笑語連天,一片歡騰,晚上村村寨寨唱傣戲,跳嘎秧舞,放孔明燈,徹夜不眠。
大潑三天,小潑七天。潑水節源于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后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云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
第一天為麥日,類似于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清晨,虔誠的佛教徒沐浴更衣,在佛寺院中用沙灘成寶塔,圍坐在寶塔四周聽僧侶誦經布道,祈禱豐年,然后全村寨的群眾各挑水一擔,潑在佛像身上,為佛洗塵。浴佛后,人們便從四面八方敲著铓鑼,打著象腳鼓涌向街頭,洋溢著節日的歡聲笑語。
伴隨著“水、水、水”(傣語好的意思)的歡呼聲,把一盆盆圣潔的水潑向對方,以表示美好的祝愿,可以消災除病,直至人人全身濕透。潑水節期間,還要賽龍舟、跳孔雀舞,青年男女趁過節“丟包”定情。到了夜晚,廣場上燃放起五顏六色的煙花,大家圍著熊熊的篝火,載歌載舞,歡鬧通宵。現在,還增加了文藝會演、集市貿易等新內容。
在潑水節中誰被潑的水越多,象征著今年誰最幸福,潑得越多,越能表示熱情。潑水節的內容,除了潑水,還有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跳孔雀舞、丟包、放高升、放孔明燈等習俗。
改革開放的東風,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更新,潑水節這個民族傳統節日,從形式到內容,都進行了許多變革和充實。一年一度的潑水佳節,各個民族聚集在一起共同歡度,并成為了國內外和邊疆各族人民廣泛交流經濟文化、信息技術和思想感情,增進民族團結,開展多種形式的橫向聯合的橋梁和紐帶,從物質文化上把各民族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斷地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共同繁榮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