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鳴鶴古鎮的特點是什么
慈溪鳴鶴古鎮位于浙江寧波慈溪東南部,建于唐開元年間,迄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這個古鎮有什么特點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慈溪鳴鶴古鎮,歡迎閱讀!
慈溪鳴鶴古鎮的特點
鳴鶴古鎮位于寧波市慈溪市觀海衛鎮南部,鳴鶴是一個千年古鎮,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慈溪市目前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古鎮依山成街、因河成鎮、鎮邊有寺,漁耕人家枕河而居。鳴鶴其名字的由來是與唐初時當地虞氏望族有關。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孫子虞九皋,字鳴鶴,青少年時文才為人們所推重。
在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虞九皋中進士,可惜及第不久,在長安英年早逝,家鄉人為紀念他,就用的“鳴鶴“字來命名這里。鳴鶴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山水風光秀美。素有”鶴皋風景賽姑蘇”的美譽。
始建于唐開元年間,迄今已有1200年歷史,現為省級歷史文
化保護區。據史料記載,虞世南的先祖虞聳,曾在這里建造過測天樓。其侄虞喜,利用這一高樓發現“歲差”,為中國古代科學家對世界天文學的一大貢獻,也是歷史上的偉大成果。
和國內其他古鎮依河而建不同,鳴鶴古鎮依白洋湖而建,并緊臨五磊山風景區,是名副其實的山水古鎮,古鎮內的古建筑多為豪宅,為鳴鶴葉氏經營國藥業發家制富后所建。鹽倉走馬樓是我國南方四合院群體中很有個性特色的古建筑。沈氏舊宅堂內依然保存著子孫中舉的捷報。這報單上至今仍有揮之不去的書卷氣息,正是古鎮文化得以積淀和延續的見證。
古鎮有許多建筑精美的古橋梁,構成江南特有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意 。
古鎮鳴鶴形成于公元8世紀末,唐元和年間,鄉人虞九皋,字鳴鶴,第進士,歿于京,鄉人哀之,稱其故里為鳴鶴。宋 以降監千,鳴鶴以錯番鄉建制監千,北宋咸平年間,設鳴鶴場。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錯番鳴鶴刮買鹽場課漲衍司。民國時期仍以鄉建制,1952年改鄉為鎮,2001年與觀城、師橋合并為觀海衛鎮。鳴鶴不僅以歷史悠久見著,而且以人杰地靈聞名。自東晉始,在這片土地上以虞葉望族為首的名人志士輩出。東晉杰出的天文學家虞喜于公元330年發現了“歲差”現象,在天文歷法領域作出了貢獻,他的“安天論”等學說,為古代著名科學家祖沖之創制《大明歷》奠定了基礎。東晉思想家、史學家虞太撰《晉書》,著《父倡會黃尼稽典錄》,對史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初唐名臣虞世南以“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而享有盛名,謚文懿,葬昭陵,像入凌煙閣。“杜洲先生”童居易,所治之域“夜不閉戶,獄室筆適無屢參爺空”,政績卓著,被傳為佳話。明嘉靖年間,抗倭義士杜文明、杜槐舍生取義,壯烈殉國,名垂青史。至清康熙時,葉氏一族崛起,舉人、進士、詩人、巨賈層出不窮,尤其是葉天霖興辦國藥業,開創慈溪國藥貿易之先河。之后,魏殊慈溪人經營的杭州追賣葉霧石種德堂、溫州葉同仁堂、紹興核沉震元堂等國監千藥店紛紛開設,極大地推動了浙江乃至全國的藥業發展。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千多年來,鳴鶴名人薈萃,獨領風騷,其中亦不乏關愛鄉里、造福桑梓父嬌之士。宓式菲彰孝的畜擱畔畬幟慷經義塾、葉鴻年轄滯的抓亡敬樂眷大小學以及葉啟宇的慈航醫院等,為發展故鄉文化教育事業創造了契機,為鄉人帶來了眾多福音。
慈溪市古鎮相關信息
十一借著參加大學同學婚禮的間隙時間,小逛了一下同學家所在的鳴鶴古鎮,不過真是頭一次去到一個所謂古鎮的地方,能有一種當時黃磊演《似水年華》的電視劇中烏鎮的感覺,人煙極少,也沒有那么重的商業氣息,當然因為是忙里偷閑隨便走了一下,走了就半個多小時而已,也就沒能好好留意古鎮的樣子,而且后來聽同學說起來,原來的青石板路沒有了,古鎮和他小時候比起來已經沒那么好玩了,不過沒準以后發展好了可以有機會再去,在這里就簡單記錄下此次行程。
上海長途客運南站——慈溪,7:25——10:00,票價90元,這個是首班車時間,之后大概每隔半小時有一班車發往慈溪
。可以提前通過上海長途客運南站官方網站查詢車次訂票。今年十一當天一度以為會堵車,想不到意外的順利準時抵達慈溪市區。接著出站走到長途汽車站的售票廳門口那里,有一個公交車站,可以坐2路或者6路到終點站東站,票價1元,再轉乘206到鳴鶴車站,票價2元。或者乘坐8路到人民醫院,換乘226到鳴鶴車站。2路或6路或8路公交算市區公交,有報站,206和226路算城鄉公交車,是17人座的小車,一站路大概只有四五百米,司機基本不會報站,如果沒人下車或者招手上車,基本不停站,所以如果要下車必須提前和司機師傅說明。到鳴鶴車站耗時大概一個小時,如果選擇直接從長途汽車站打車到鳴鶴,費用大概60元左右,耗時約半小時。
如果仍舊回到慈溪坐車的話,返程的汽車票可以通過官網查詢車次以及購買,首班車6:10,之后也是差不多每隔半小時有一班車,2個半小時到上海南站,票價89元。不過也可以坐車到觀城,那里也有長途汽車到上海長途客運南站,只是車次一天只有4趟,最早一班好像是8:45,票價一樣。
鳴鶴古鎮的美景
鳴鶴古鎮,五磊山一日游早在國慶節本就想去了,只是買票時看到了有龍門古鎮,才決定把鳴鶴古鎮放一放,會有機會再去,這次集散中心出來消息,趕緊買票報名。不能錯過。
鳴鶴風景區位于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是省級風景名勝區鳴鶴-上林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區塊。鳴鶴是一個千年古鎮,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慈溪市目前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依山成街、因河成鎮、鎮邊有寺,漁耕人家枕河而居。
去寧波總要走杭州灣大橋,每次一上橋,心情總是特別的好,可能這就是鄉愁吧。
走杭州灣大橋,必須經過海天一州,
鳴鶴風景區總規劃控制面積約40平方公里,分為鳴鶴-外杜湖景區和五磊山-里杜湖景區兩大塊。鳴鶴風景區開發建設以生態保護、水源保護為前提,依托近海靠灣優勢,整合“古鎮、古寺、國藥、古瓷”四大核心文化,以湖島、山灣、水鎮、禪寺為核心吸引,圍繞“文化博覽、生態觀光、商務休閑、湖濱度假、康體運動、生態居住、宗教體驗、田園休閑”八大功能,按照“一核、兩軸、三環、四片區” 規劃結構,把鳴鶴風景區打造成為長三角首座休閑養生山水古鎮,杭州灣首座體驗式文化客廳。
鳴鶴古鎮坐擁湖光山色、綠色生態和越窯青瓷,形成了鳴鶴古鎮獨具一格的特色-湖山古鎮。
交通指南:慈溪乘坐公交200路、201路、202路、263路、293路、801路、802路到五里站下,然后換乘開往鳴鶴鎮的車。
古鎮鳴鶴形成于公元8世紀末,唐元和年間,鄉人虞九皋,字鳴鶴,第進士,歿于京,鄉人哀之,稱其故里為鳴鶴。宋 以降監千,鳴鶴以錯番鄉建制監千,北宋咸平年間,設鳴鶴場。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錯番鳴鶴刮買鹽場課漲衍司。民國時期仍以鄉建制,1952年改鄉為鎮,2001年與觀城、師橋合并為觀海衛鎮。鳴鶴不僅以歷史悠久見著,而且以人杰地靈聞名
金仙寺坐落于鳴鶴古鎮白洋湖畔的金仙寺,素有“以山而兼湖之勝”的美譽。金仙寺背靠禹王山,南臨白洋湖。初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間(535年~545年),至今已有 1400余年歷史。1942年,浙東抗日武裝在金仙寺成立了第三戰區三北游擊司令部,寺院成為抗日活動的重要場所。
金仙寺,舊址位于浙江省景寧縣城,鶴溪鎮金仙路中段(即景寧農場)。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初名回向寺,旋改崇仙寺。宋咸平元年(998)重建,治平二年(1065)改稱金仙寺。
一九八九年,慈溪籍旅港信眾姚云龍夫歸鑒于金仙寺地處白洋湖風景區,乃發心捐資重修寺院,并于當年十一月經寧波市政府批準開。此后將近十年,修復佛殿、天王殿、望湖樓、白湖講舍及兩廡客房;并新建玉佛閣、萬佛樓等建筑。現已有各種殿堂房舍一百七十二間,占地四十二畝。殿宇恢宏,佛像莊嚴,成為浙東地區一處較具規模之十方叢林。
金仙寺寺院為三進式,進入山門,一進為"大雄寶殿",正殿端坐釋迦摩尼塑像,阿南和迦葉,左右前后分別是四大金剛,東方持國天,南方增長天,西方廣目天,北方多聞天。二進"天王殿",頂棚為清宮式建筑彩畫,殿堂左側置放"心經鐘"。鐘身分三層,上層有:"佛口增輝法輪常轉,皇圖永固,帝道遐昌"四行文字;中層:"心經后系,偈語……"等二十字;下層分列:"聞鐘聲煩惱輕,離地獄出火坑,愿祝天下太平,預保五谷豐登" 。三進為"三圣殿"。昔日,金仙寺山門內古木參天,吹隱蔽日,空氣清新,悠閑清靜,實為一方圣地。
猜你喜歡:
3.烏鎮旅游好去處
4.烏鎮旅游攻略
慈溪鳴鶴古鎮的特點是什么





上一篇:慈溪古鎮景點介紹有什么特色
下一篇:磁器口古鎮建筑特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