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舞弊對策的論文(2)
會計電算化舞弊對策的論文篇2
淺談會計電算化內部人員舞弊的防范對策
摘要:會計信息越來越被廣大決策者、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重視,它成為了政府部門進行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但同時,會計舞弊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是會計電算化后,由于出現了種類繁多的新式舞弊手法,使得舞弊在新的環境下表現出更大的危害。本文對電算化內部人員舞弊的原因進行剖析,針對原因,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舞弊;信息安全;內部控制
一、會計電算化舞弊的概念、特點
會計電算化舞弊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對計算機系統的舞弊:即把計算機系統當作目標,對計算機硬件、計算機系統中的數據和程序、計算機的輔助設施和資源進行破壞或偷盜;二是利用計算機進行舞弊活動:即把計算機作為實施舞弊的基本工具,利用計算機編制程序對其他系統進行犯罪活動。
會計電算化舞弊的常用手法有:篡改輸入、篡改文件、篡改程序、非法操作和篡改輸出等。舞弊時系統人員一般采用篡改系統程序軟件和應用程序、非法操作等手段;內部用戶一般采用篡改輸入的方式,此外也可采用篡改輸出的方法;外來者一般采用終端篡改輸入或其它方式,如盜竊、破壞等。
會計電算化總是與計算機技術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與手工會計作假相比會計電算化舞弊有很多新的特點:即智能性高、隱蔽性強、危害性大。
二、會計電算化內部人員舞弊的原因
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內部人員舞弊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企業的原因,也有個人的原因。企業的原因主要有:企業薪酬激勵不夠,約束較松。個人的主要原因有:會計電算化內部人員專業素質偏低、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
薪酬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我國大部分企業都重視對銷售人員的激勵,銷售人員除獲得固定薪酬外,還能根據自身的銷售情況獲得提成。而會計人員所獲得的一般只是固定薪酬。這就是說,很多企業只重視對銷售人員的激勵,而忽視了對企業會計人員的薪酬激勵。由此造成了會計人員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其產生了舞弊的動機,以致實施舞弊行為。
企業的內部控制較松。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管理松散;當企業的財務行為與會計法規制度發生抵觸時,往往片面強調搞活經營,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而放松了對違紀違規行為的監督。這些現象,造成企業管理意識淡薄。特別是會計電算化后,內部控制點與手工下相比,有了很多新的變化,這更是削弱了企業的自我約束能力。
會計電算化已成為一門融電子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科學為一體的邊緣科學。而我國會計電算化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具體表現在:對相關的會計知識不夠了解、缺乏計算機知識、法律意識不強。
會計職業道德,就是會計人員在會計事務中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經濟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即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道德標準。而在個人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人會計法制觀念淡薄,違法干預會計工作;會計工作中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現象嚴重;有的不顧一切地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或利用職務之便監守自盜,大肆貪污、挪用公款,甚至以身試法。會計電算化后,違法違紀手段隱藏,作假技術不斷發展,更是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發起了新的挑戰。
三、會計電算化內部人員舞弊的防范對策
會計電算化內部人員舞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防止舞弊也應當采用多種對策進行綜合治理。
(一)實施薪酬激勵
1.實施薪酬激勵的可行性分析
根據馬斯洛的研究,人類的需要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基本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提高會計人員工資,能增加其經濟收入,滿足家庭和個人的生活需要,只有在滿足人基本需要的情況下,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全心全意為企業創造財富。可大大減少舞弊的發生概率,增加了他們鋌而走險的機會成本。
2.薪酬激勵措施
薪酬激勵是建立在績效實施的基礎之上的。績效實施是員工按照績效計劃開展工作,再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
首先,企業應該按照本企業自身的情況,制定的工作目標及其衡量標準。其次,定期進行績效考核,將績效結果應用于員工人力資源管理的其它環節。績效考核結果可用于薪酬和職位調整、培訓和人力資源規劃等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諸環節。我們可以仿照許多企業對銷售人員的工資激勵制度,對會計人員實施薪酬激勵。即:崗位基本工資+業績工資+獎金
在兼顧公平的前提下,不同的部門應有不同的業績評估體系。員工定期的績效評估結果決定獎金的檔次差距。這樣,在會計人員得到激勵的同時,也做到了企業內部的相對公平公正。
(二)完善內部控制
針對前文所講的會計電算化內部人員常用的舞弊手法,根據會計信息系統的風險來源,我們應當重新確立系統的內部控制點,并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方法和措施體系。
一方面,要加強會計電算化的人員職務的管理與控制。根據企業具體業務情況,對各類人員按權、責、利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崗位責任并建立崗位輪換制度。另一方面,要嚴格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操作程序控制。
(三)進行后續教育
我們可以制定員工培訓計劃,加強后續教育來防范前面所分析到的內部人員素質偏低的問題。后續教育的內容應包括提高會計人員的相關會計知識、計算機知識、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具體的做法是:及時更新會計知識、要加強會計電算化系統知識的培訓,具備了會計和計算機這兩方面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還不能忽視法律知識的教育。
(四)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有利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的提高。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企業內部控制應當建立在共同的倫理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精神
參考文獻:
[1]盛麗.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會計舞弊及其防范.北京.中國市場.2012.
[2]王歧.會計電算化實際運用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天津.現代會計.2010.?
[3]馬斯洛.動機與人格(中譯本).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會計電算化舞弊對策的論文相關文章:
會計電算化舞弊對策的論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