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濟類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文
關于經濟類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文
在人類社會活動中,經濟活動是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項活動方式。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經濟類論文,供大家參考。
經濟類論文范文篇一:《試談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
摘要:從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現狀和途徑三個方面來闡述,引導社會關注循環經濟教育。
關鍵詞: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與我國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是一脈相承的,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選擇。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推進,人們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不斷提升。但是,人民群眾對循環經濟的理解仍很局限,只是對基本概念的簡單了解。循環經濟的全面發展要依靠全民的參與,因此必須大力開展全民性的循環經濟思想教育。
1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消費水平也就隨著提高。然而中學生消費容易受虛榮、攀比心理的影響,尤其是一部分中學生消費看廣告、跟名牌,盲目地攀比,而且許多商品買來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沒有被充分利用,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中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棟梁和主要消費力量,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模式是否正確,對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通過學校進行循環經濟思想教育,改變中學生不合理的消費觀念,提高對再生產品的認可度,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綠色消費、科學消費。必須把循環經濟思想滲透到日常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通過學校教育,讓“循環經濟”理念根植于學生的心中,付諸于學生的行動,引導廣大學生節約資源,遵守社會公德,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現狀
對中學生進行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研究,必須首先了解中學生的循環經濟意識。為此,從淄博市臨淄中學抽取高二級部12個班做了問卷調查,調查從2015年4月開始,5月結束。共發放問卷613份,回收有效問卷585份。其中,男生274人,女生311人。調查問卷從循環經濟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以及中學循環經濟理念教育現狀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側重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狀況。通過調查,初步了解中學生對循環經濟理念的認知情況,在取得實際信息的基礎上,直面存在的問題,更有針對性地促進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的開展。
循環經濟知識、理念獲取渠道方面調查顯示,對于循環經濟一詞有50.9%的學生聽說過,有49.1%的學生沒有聽說過。在這50.9%聽過的學生中,又有72.6%學生是從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渠道獲得了與循環經濟有關的信息,有24.2%的學生是從學校其他各門課程中零星獲得,僅有3.3%的學生是從專門的有關循環經濟的專門課程中獲悉。貫徹循環經濟理念,教育是關鍵。但在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從課堂上獲得的有關循環經濟的知識遠遠不夠。調查發現,學生對于循環經濟知識的學習并不系統,只是零星地掌握了一些知識,甚至連循環經濟這個詞都有一半的人沒有聽說過,而聽說過的人又大部分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等渠道獲得的。
這說明對于循環經濟知識的教育和循環經濟理念的培養還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問卷調查顯示,淄博市臨淄中學學生全部都上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且詳細地介紹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與形式。但在隨后對各個班級教師的訪談中,發現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并不規范,由于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等問題,活動課只是根據各種教材中所自帶的要求,間接地開展了本課程(各學科教材在每一個單元之后,都會提供與本專業內容相關的活動課題,以供教師及學生探討);有的把開班會組織學生討論等活動也看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方面對于廢舊物品的看法,可以直接反映出目前中學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循環經濟觀念。對于廢舊礦泉水瓶的歸類問題,有4.1%的學生認為屬于垃圾,60%的學生認為可以用來兌換一點兒錢,25.1%的學生認為還具有其他的使用價值(如作為飲水瓶或制作工藝品等),10.8%的學生認為可以作為生產原料。由此看出,在實際生活中能把生活現象與循環經濟理論聯系起來的學生相對較少,觀念仍停留在一般的生活習慣中,認為廢舊物品只能用來換錢或進行簡單的再利用。85.1%的學生雖然知道廢舊物品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是這些價值體現在哪里并不清楚,還沒上升到把這些廢舊物品作為生產資料再利用的理念上。
在垃圾分類方面,83.4%的學生做不到,15.1%的學生偶爾做到,1.5%的學生從來不進行垃圾分類。損壞物品進行維修再利用方面,46.7%的學生能做到,23.5%的學生偶爾為之,29.8%的學生從來不進行維修,都是直接換新的。75.6%的學生會因為寫錯幾個字而撕掉整張紙,20.8%的學生偶爾會這樣,僅有3.6%的學生從來不這樣。12.3%的學生購物會自帶購物袋,30.9%的學生偶爾會,56.8%的學生做不到。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很難把循環經濟的理念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去,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
3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的途徑
2014年《教育部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普遍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要內容,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低碳環保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創設循環經濟教育校園文化環境創設循環經濟教育校園文化環境,讓師生置身其中,真切感受、體會,引導師生自覺踐行循環經濟理念。合理規劃校園的各種設施設備、草坪和水源、宣傳欄等,控制校內污染,讓校內資源循環起來,保持校內環境的干凈、整潔,體現循環經濟理念,增強循環經濟教育的效果。
學校宣傳部門必須充分發揮傳播校園文化的主渠道作用,用多種形式來宣傳與推廣循環經濟理念。設置宣傳專欄,展示有關循環經濟理念的文章;在校園網站開設專題,組織學生進行循環經濟大討論。教科書的循環利用學校應鼓勵學生循環使用教科書,引導學生保持教科書的整潔,方便學弟學妹重復使用。開設跳蚤市場,引導學生將自己用不到的圖書資料在學校提供的平臺上“銷售”,讓其循環利用,發揮最大效用。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節約意識和循環經濟意識,又能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
開展循環經濟教育講座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循環經濟教育講座,主講人可以是學校相關專業教師,也可以聘請相關專家,結合本地區踐行循環經濟的實踐,讓學生了解當地循環經濟發展狀況,了解發展循環經濟取得的成績,對發展循環經濟充滿信心。同時也要認識到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不足之處,提出相關對策,堅定地走循環經濟之路,為建設美麗中國鋪平道路。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體驗教育2011年,我國教育示范基地創建工作正式展開。
通過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建設,搭建循環經濟的宣傳、交流平臺和教育培訓基地,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宣傳循環經濟理念,引導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循環經濟發展,提高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生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發展循環經濟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因此要廣泛開展循環經濟教育,擴大公眾參與度。只有消費者愿意選擇循環經濟產品,才能形成綠色消費市場,引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為此,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加強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使廣大消費者樹立資源節約的價值觀和消費觀,養成節約資源的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
參考文獻
[1]吳季松.循環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王保乾.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及實現途徑的理論研究綜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s2):1-4.
[3]陸安.德國環保教育引發的思考[J].環境教育,2010(2):50-52.
[4]唐未兵,唐婧.建立綠色消費模式[N].光明日報,2011-12-02(11).
經濟類論文范文篇二:《試論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一、計算機技術在我國企業經濟管理中布置沿用的現實意義論述
信息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布置形式五花八門,同期狀況下更為企業經濟管理質量改善,提供保障。第一,更好地貫徹落實傳統管理模式信息化改革指標,使得企業既有經濟計劃得以有機修繕,為今后企業經濟管制人員工作時間合理縮減、企業內部多元化物資信息細致性反饋,提供可靠性支持條件。第二,逐步優化改造企業內部各項業務交接工序環節,為企業今后現代科學化經濟管理模式覆蓋落實,實施更為便捷快速地控制措施。長此以往,相關企業市場綜合競爭實力便會大范圍提升,進而有效地改善企業長遠發展前景。第三,我國幅員遼闊,各類區域經濟發展失衡跡象廣泛分布,在某種層面上限制我國計算機信息技術在企業日常經濟管理中革新沿用進程。
相比之下,我國東部區域經濟實力較強,特別是在多元化信息資源和寬松經濟輔助政策支持下,令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速率至此飛快增長。而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區域,信息資源則較為匱乏,一定程度上克制了我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水準。第四,我國企業經濟管理計算機信息化建設,主張在傳統企業經濟監管體制下布置延展,在兩類事務存在顯著的交互式沖突跡象,在某類層面上更令我國企業計算機售包化建設工作造成種種阻礙危機。
二、新時代下我國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細致開發沿用計算機技術的措施解析
(一)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企業不同類型經濟管理業務規
范化調試。首先,利用愈加科學完善的基礎性數據信息管理途徑,令企業經濟管理中相關輔助性信息流轉速率不斷加快。在多元化計算機信息技術支持作用下,企業經濟管理環節中的不同類型單位、物料編碼都被有機融合,在此基礎上,企業領導才會利用標準化工作流途徑進行企業物資訂單輸入、提交、入庫、退貨等信息細致化梳理,使得以往手工操作環境下的諸多偏差隱患得以消除,保證企業物資管理實效性全面改善。其次,企業倉庫一切數據驗收工作,都需要保證和采購到貨工作的關聯性,確保企業一切會計核算、實付工作得到精準化數據支持,最后令企業庫存、計劃、采購管理職務得以有序銜接。
(二)配合計算機技術應用完成企業財務透明化監管改革
使命。第一,利用創新式計算機技術改革應用方案,令企業一切物流、資金流事務得以有序調試,至此令企業經濟管理中的采購、入庫、出庫等業務環節得到全面統一。第二,利用計算機軟件動態化監管企業各項物資管理信息,保證經濟管理事務中牽涉的財務、倉儲、后勤等不同空間信息得到有機共享交流。在以上要素綜合作用下,企業才能愈加清晰透徹地控制日常財務管理事務。
(三)聯合計算機技術適當的監控預警企業經濟一切波動
實況。第一,令企業一切物資購置、存儲、分配等工序流程得到精細化監督控制,進一步科學地解決企業改革發展中任何限制性隱患。第二,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企業物資需求體系中任何不精確、隨意性購置等行為弊端,遏制企業物資采購期間產生任何不必要的風險。第三,在定期監控企業庫存物資基礎上,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企業經濟管理中諸多沖突隱患加以提前預警,唯獨如此,才能令以往超存儲告警、過期貨存告警等資金周轉速率過慢危機得以順利扭轉,方便今后為企業經濟管理績效改善,提供較為強勁的支持服務動力。
三、我國企業經濟管理靈活沿用計算機技術期間需要關注的細節內容補充
首先,需要及時整改企業經濟管制理念,結合各類培訓教育途徑,令特定企業上下所有員工都清晰地認知計算機技術在經濟管理領域內沿用的必要性。其次,全面遏制過往企業經濟管理體制突發性整改帶來的沖突問題。特別是在全新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在企業得到更為科學系統地改造沿用。但是企業既有內部經濟監管體制明顯遺留過分陳舊落后跡象,在傳統業務流程和業務習慣經過計算機技術調試融合過后,無法逃避地面對諸多矛盾沖突,因此需要相關監管主體在日后及時制定合理化策略加以應對。
結語
按照以上內容論述,計算機技術想要在企業經濟管理內部大范圍革新布置,就必修結合計算機信息技術精準、系統化地審視企業內部諸多沖突狀況,至此有效地推動企業經濟管理科學開展進程,在最大等級層次上令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結果。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經濟類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