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方向論文精選(2)
小學教育方向論文精選
小學教育方向論文精選篇2
淺析當代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因為他們中一部分將來有可能執掌黨、政、軍大權,只有作風正派,思想純正,正直無私的人才能掌好權,用好權。其余絕大多數人還要在經濟建設各個領域里發揮作用。無論經商還是做工務農或是其它行業都要具備優良的道德品質,才能干好本職工作。
一、教師的正面引導
作為教師不僅教書還要育人,做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先決條件是教師要為人楷模,帶頭做表率,樹立好自己的形象,以自己的端正言行去感染學生,不能偏心,只重視優秀生的培養,而歧視學困生。優秀生要培養,但對于學困生或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更應下功夫,循循善誘,對于犯錯誤的學生不應打罵,更不能侮辱,應該耐心的指出其缺點,還要善于發現其優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他們要更加關愛。正如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這是教師工作的特點。因此教師對學生不僅要一視同仁,還要善于利用優秀生幫助后進生,以達到學生之間互相關心、愛護共同提高的目的,從而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二、家長的密切配合
做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還應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在校有教師的教導,在家家長也應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他們一些勞動技能。嚴禁孩子進入營業性網吧、參與賭博或打架斗毆。還應引導孩子避免看一些不健康的書籍或電視劇。因為大多數青少年逞強好勝,初生牛犢不怕虎,可以說他們的打斗架勢和術語都是從電視劇中學來,這與當代提倡精神文明格格不入,不健康的東西看多了就會導致青少年思想變態,心態扭曲,誤入歧途,影響學習,更嚴重的還會引發犯罪,妨礙社會治安。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儀表
教師要多注意學生的儀表,農村中小學不具備統一校服的條件,但應避免穿怪模怪樣的衣服,學生的發型也應嚴禁怪異發型。如女生不能染發、燙發、戴首飾,男生不能留長發或剃光頭。學生的天職是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應把精力花在那些與學業無關的地方,讓他們認識到純樸就是學生本質的美。
四、通過課外活動引導
在教學之余,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閱讀,像乒乓球比賽、籃球賽、作文比賽、書法比賽,用這些活動來點綴學生的心靈,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同時也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對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起到極大的作用。思想品德課老師要結合實際來上,不能只是背到書上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讓同學們在生活中應用。還應長期開展學習楷模活動,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如科普書籍,英雄故事書等,把學生的興趣引向正軌,開發學生智力,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道德。
五、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學校在加強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這一環節上,最要緊的是要做出嚴格的規定,學生一律不準攜帶管制刀具或其它兇器入校園。所有學生家長應管好自己的孩子,長期以來很多學校時有發生惡性流血事件,是值得學校和家長吸取教訓。這些事件的發生,它為所有學校和家長敲響警鐘。古語說得好“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因此學校和家長都應密切配合教好學生,管好孩子,杜絕類似事件發生。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靜心學習,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成為一個有覺悟、有理想、有科學文化知識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總之,少年盛,則國家盛。要做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需通過教師、家長、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正面引導。教師真正履行育人職責,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用管理育人,用情感育人,用責任心育人。讓每位教師和家長共同配合,承擔起教育的義務與責任,培養青少年樹立健康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