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現代教育技術論文(2)
關于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副標題#關于現代教育技術論文篇二
淺談現代技術教育
教育是科教興國的事業。21世紀的競爭,是經濟實力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這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取決于教育。眾所周知,知識經濟高新技術時代,高新技術是保持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高新技術本質上是一種數學技術,知識經濟以成功運用數學為標志。因此,加強我國的數學教育,是實施科教興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1、問題的提出
1.1 高等數學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紀的中國,教育所處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鄧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就深刻揭示了經濟、科技和教育之間的內在聯系:經濟是中心,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重點之一。“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鄧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21世紀的高等教育在整個教育事業中處于龍頭地位,高等教育的發展質量和發展程度,不僅影響整個教育事業,而且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未來口進入21世紀,發達國家將普及高等教育。
1.2 現代教育技術對高等數學教育的影響
世界各國對當前教育的發展及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都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都試圖在未來的信息社會中讓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國教育部的領導清醒地認識到競爭態勢對教育的嚴重挑戰,并看到了現代教育技術在迎接這場挑戰中的關鍵作用,因此不失時機地提出,要把現代教育技術當作整個教育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為了培養出能適應21世紀需要的、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包括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礎)、創新能力和高尚道德精神的一代新人,現代教育技術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2、現代教育技術背景下的高等數學教學
2.1 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改革的制高點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技術在信息社會發展的新特征,標志是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要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有利于觀察、思考、比較的信息化教學環境,開發有助于創造教學的軟件資源,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現代化的教師隊伍,開展教學試驗,探索并構建創造教育的新模式,把學生培養成“積極的求異、敏銳的觀察、豐富的想象、個性的知識結構的品質”的人。勿庸置疑,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制高點和突破口,是教育走向現代化的必經之途。
2.2 現代數學教學的重要標志
2.2.1 教育觀念的現代化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于1996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的核心內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構想,認為要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學習能力來重新設計、重新組織。這四種學習能力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些能力既是個人為完善自身的個性所需要的,也是作為社會成員發揮自主性和首創精神進行革新與創造的保證。
2.2.2 教育目標的現代化
21世紀的信息社會對教育提出的種種需求,對人才的培養模式的要求更是多方面的,如培養目標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高度創新能力和很強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獲取能力、分析能力與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材;培養內容應側重使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獲取知識與更新知識的能力,而不強調直接教給學生大量的知識,并確保有較高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以便與“知識爆炸”和知識迅速更新換代的發展趨勢相適應;培養方法應靈活多樣,不受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能適合各種學科并能滿足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2.2.3 教學媒體的現代化
現代化的教學媒體主要是指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起來的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突出特征體現在信息載體的多樣性、交互性和集成性。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的特點,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它必然會對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
2.3 優化數學傳統教學的主要方面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實現教學最優化,而且這種優化是多方面的。基于教學實踐,列舉如下幾點:
2.3.1 將多媒體技術有機地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改革教學模式
利用計算機技術改革教學模式是我們將現代教育技術改革傳統教學的重中之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為學習者提供圖文音像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機界面,能為學習者提供符合人類聯想思維與聯想記憶特點的、按超文本結構組織的大規模知識庫與信息庫,因而很易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習者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從而有可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真正達到讓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實現自己獲取知識自我更新甚至創造新知識的理想目標。
2.3.2 通過多媒體技術加強數學實驗教學
從數學教學上講,抽象與具體、邏輯與直觀是數學教學中永恒的矛盾。太簡單的例子不能說明問題,更有說服力的例子又因計算量大而不能講,課堂中更難有好的圖像。于是理性與感性脫節,學生理解不透徹,也不會應用。借助與計算機強大的計算和圖像功能,通過數學實驗,就正好彌補這種缺陷口為學生理解概念、領會方法,為數學的理性升華、數學發現提供了必要的準備,使數學教學比傳統教學更明了。
2.3.3 開設綜合性的演示實驗、進行多媒體數學小制作,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長期以來,我們的大學生習慣了聽教師侃侃而談,習慣于教師們安排好了的一切學習或是科研活動,很少思考自己可以干點什么,這是我國傳統數學教學的一大弱點,對此,我們應加強實踐課的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為組織者和監督員,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建議,運用多媒體,揭示未知的數學現象,刺激他們的創新意識,從而可以磨練他們的品性和毅力,實現數學學科教育的功能。
參考文獻
[1]楊東升等.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教學改革探討.高等數學研究[J].2001,9:29-3.
[2]何克抗.E- learning與高校教學的深化改革.中國電化教育[J].2002,2:10-11.
[3]單�,李善良.數學:人類認識自然的中介.數學通訊[J].2002.5:1-3.
看了“關于現代教育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3.現代教育基礎論文
5.教育技術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