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產技術論文(2)
花卉生產技術論文
花卉生產技術論文篇二
中國花卉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
摘要:花卉業作為當今世界公認的最具有發展潛力的’“黃金產業”,花卉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如何抓住機遇,加快花卉業的發展,已成為國內花卉業面臨的新課題,因此,深入調研國內花卉業的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尋求有效的應對措施,將有助于推動國內外花卉業的發展。
關鍵詞:花卉產業 發展對策 優勢潛力
中圖分類號:X503.23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中國發展花卉產業的意義
廣義的花卉包括鮮切花、盆栽花卉、觀葉植物、家庭花卉、綠化苗木、觀賞樹木、草坪等幾大類,它以獨特的景觀價值成為美化人們生活、綠化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1]?;ɑ墚a業除了上述花卉產品直接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之外,還包括種子種苗、專用花肥、育花機制、園林機械等輔助產業[2]。
中國發展花卉產業具有種質資源優勢、氣候資源優勢、勞動力資源優勢、市場潛力優勢和人文資源優勢[3],成本比較優勢明顯,花卉產業作為一項占地面積小、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大的優勢產業,是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
綜上所述,花卉產業是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效合一,勞動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三密合一的朝陽綠色產業。
二.中國花卉產業發展現狀
市場調查中國花卉產業發展現狀顯示我國花卉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20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花卉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國內花卉生產仍以城市綠化綠化綠化綠化為主,據國家統計局授權農業部發布的關于2000年全國花卉生產的有關資料,綠化專用花木的生產面積占全國花卉生產面積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積用于切花、切葉和種球的生產。但隨著近年居民花卉消費的迅速增長,鮮切花、盆花生產占地面積也在迅速擴大。花卉生產種類仍以傳統名花、綠化苗木苗木苗木苗木為主。
花卉業作為當今世界公認的最具有發展潛力的’“黃金產業”,花卉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如何抓住機遇,加快花卉業的發展,已成為國內花卉業面臨的新課題,因此,深入調研國內花卉業的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尋求有效的應對措施,將有助于推動國內外花卉業的發展。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花卉業存在以下問題
1、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
據有關機構預測,盡管國內花卉生產逐年擴大,但其中的大中型企業不到20%。總體上來說,生產規模普遍較小,專業化水平較低。正是目前花卉生產的狀況造成國內市場上較缺乏優質花卉產品,從而導致國內市場對需求的優質草花種子、草坪種子、花卉種苗和種球、成品花卉及園林機械和園藝工具主要依賴進口,進口金額逐年上升。特別是入世后,關稅下調,進口花卉的優質優價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這給民族花卉產業帶來了巨大沖擊。
2、專業技術人員較缺乏 花卉產業上規模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從當前情況看,全國花卉也從業人員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產過程中,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推廣較難,產品質量不高,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當前要實現我國花卉產業的規?;蛯I化,迫切地需要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3.花卉產品結構嚴重失衡我國花卉銷售八成以上是觀葉植物、綠化苗木和草皮,鮮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4、產品流通體系不健全 我國花卉生產和需求存在著地區不平衡的特點,花卉消費常處于“南花北調”狀態。目前,花卉流通體系尚不健全,花卉產品的主要流通渠道為生產者批發商零售商,花卉產銷結合、花卉流通量較小、流通環節多、流通費用高加之缺乏先進的花卉采后貯運、保鮮技術及花卉流通過程的質量監督,產品質量評估難,優質優價難實現,影響花卉的國內外貿易。
5.國際市場貿易開拓不給力 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國內花卉生產標準化的有關法規,國內花卉生產方式較傳統,生產技術,如栽培方式、病蟲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鮮、貯運及包裝等技術落后,缺乏有效的組織和質量監控,造成我國花卉出口貿易遭遇“綠色壁壘”,花卉生產標準化成為我國花卉國際貿易面臨的重要問題。
三.花卉產業發展對策
針對國內花卉業發展的現狀及問題,提出以下花卉產業的發展策略和措施
1.利用勞力資源、氣候資源及土地資源,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國外擁有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的花卉企業進行投資,帶動我國花卉產業的發展。
2.花卉產業結構的調整應將重心轉移到鮮切花和盆花發展上來,突出特色產品,創立品牌。還要不斷地提高產品質量,鞏固和擴大國際市場。
3.對季節性生產出口的花卉,應加強花卉產業的信息管理,科學地進行市場預測,合理安排生產,了解國外貿易的技術要求和慣例,把握時機,擴大產品的出口創匯,走綠色產業發展道路。
4.進一步探索具有中國花卉產業特色的生產經營組織模式,目前我國推行的公司+企業+農戶的經營組織形式還需進一步探索。
5.加強對科研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結合野生花卉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培育花卉新品種,走花卉產品特色化的道路。
6.健全花卉產品的流通體系,擴大花卉的市場流通量,加強對花卉產品的質量監督管理,實現花卉市場的公平競爭、優質優價。
7.建立花卉信息網絡,對花卉生產進行指導,規范市場體制,正確引導消費,充分了解國內外花卉產業信息動態,把握市場機會。
8.制定國內花卉生產統一管理制度,規范生產過程,結合國際貿易的產品質量要求,對花卉生產方式、采后處理技術、包裝標準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標準化生產的要求,與國際貿易接軌。
結束語:我國花卉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獨特的優勢。權威人士分析,21世紀的世界花卉中心將移至亞洲,中國將成為世界花卉界公認的最具生產力和消費力的國家,在發展花卉產業中要善于學習,發揮中國的種質資源,挖掘開發獨特的花卉品種,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競爭力,才能參與國際花卉業的競爭。
參考文獻:
[1]吳青君 我國花卉產業及其發展對策[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6(6):35-39
[2]孔德政2008年花卉產業預測[J]農家參謀 2008(5):5
[3]孫莉 中國花卉業比較優勢及發展方向[J] 長春大學學報2006,16(4):101-104
[4]何劍秋廣州花卉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 中國花卉園藝 2001,(20):12-14
看了“花卉生產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果樹生產技術論文
3.淺談生產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