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信息技術論文發表(2)
計算機信息技術論文篇二
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及對策分析
摘 要:加強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性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文中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進行了簡單介紹,詳細指出了當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存在的主要安全問題,然后通過總結分析,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為提升計算機網絡技術安全性提供科學有效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安全 網絡技術 防火墻
21世紀,人類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也取得了極為快速的發展,并在各個領域中開始普及應用。而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應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不論是人們的生活還是工作,都已經離不開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但是,雖然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卻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問題,其不僅影響著人們上網的安全性,還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利益。因此,為了能夠有效解決計算機網絡安全方面的問題,相關研究人員一直在不斷努力,并且,已經取得了極大進步。接下來,本文就將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安全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進一步提升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安全性提供可借鑒的參考經驗。
一、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指的是在網絡環境中,各種信息、數據、資料以及設備設施等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當前,廣義上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主要指兩個方面,一個是計算機網絡邏輯層的安全性,一個指的是計算機網絡物理層的安全性。而在這兩方面,邏輯層主要針對的是網絡信息、數據以及資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現信息、數據以及資料丟失、被破壞以及被竊取等網絡安全問題的發生;而物理層主要針對的則是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的設備或者是設施是否完整和安全,是否造成侵犯或者是破壞,影響了其自身的正常運行。
在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管理中,只有確保系統設備和設施不會遭受破壞,信息、數據以及資料不會出現缺失或者是被竊取等問題,才能夠有效保證整個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才能夠保證各種網絡業務不會因此中斷。總的來說,保證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就是保證各種網絡業務的安全,因此,保證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對保證整個網絡環境的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1]。當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四種特性:第一種使可用性,主要指的是網絡上的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對網絡信息進行實體訪問,并且,還要能夠根據用戶的具體需求實現網絡信息的存取;第二種使完整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用戶不能擅自對網絡信息進行修改和增減操作,確保網絡信息的完整性,另一方面, 對于用戶存取的信息,在沒有得到用戶授權的情況下, 其他用戶不能對用戶存取的信息進行修改和增加,確保用戶信息的完整性;第三種是保密性,這也是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最重要的一項,不論是網絡信息還是用戶信息,在沒有得到主權方授權的情況下,非授權用戶不能訪問讀取信息,更不能對信息進行修改和增減操作,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第四種是可控性,計算機網絡要對網絡信息以及用戶信息進行控制,對所有信息的授權進行管理,禁止非法用于訪問和讀取信息,抵御網絡黑客攻擊,杜絕非法信息在計算機網絡上的傳播,控制網絡信息和用戶信息的合法性。以上四點,就是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所具有的基本特性,也只有具備了以上幾種特性,才能夠更好的保證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性。
二、當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存在的主要安全問題
1.計算機網絡存在漏洞
計算機網絡存在漏洞是當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設計人員在對計算機的應用軟件或者是操作系統進行編程設計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編程錯誤或者是漏洞,進而導致計算機網絡存在漏洞。計算機網絡漏洞,也是網絡黑色入侵和攻擊網絡的主要途徑,只要找到應用軟件或者是操作系統上的漏洞,黑客就能夠通過所發現的漏洞對目標網絡進行攻擊和入侵,并通過植入木馬以及病毒等方式影響目標網絡或者是計算機的正常運行,進而達到破獲或者是竊取信息、數據以及資料的目的[2]。
2.網絡病毒入侵
網絡病毒具有比較強傳播性、隱蔽性、觸發性以及破壞性,在同一個網絡當中,只要有一臺計算機被植入病毒之后,病毒就會通過該計算機在網絡進行快速傳播,并且,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侵入到網絡中絕大多數的電腦當中,并迅速對網絡以及網絡上的計算機造成破壞,進而促使網絡和計算機出現故障,無法正常運行,導致信息、數據被破壞或者是丟失。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于2007年1月肆虐網絡的熊貓燒香病毒,其憑借著超強的傳播性和破壞性,在短短數月的時間里就造成數百萬計算機網絡用戶感染病毒,損失慘重。
3.網絡黑客攻擊
網絡黑客是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威脅最大的影響因素,網絡黑客能夠通過利用計算機網絡或者是計算機的應用軟件和操作系統上存在的漏洞對計算機網絡或者是網絡用戶進行攻擊,入侵計算機網絡或者是用戶,破壞、竊取信息,甚至是對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進行修改和破壞,致使計算機網絡或者是用戶計算機陷入癱瘓。
4.操作失誤
操作失誤致使計算機網絡或者是用戶計算機的安全性受到威脅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影響因素,尤其是在個人網絡用戶的訪問操作中,該問題更是屢見不鮮。由于人們對于網絡安全的防范意識比較低,網絡安全意識單薄,所以在對網絡信息進行訪問操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操作漏洞,進而導致用戶信息的丟失和被破壞。比如,在對網絡信息進行訪問時,操作人員避開防火墻對網絡信息進行訪問,致使防火墻的防御功能得到不有效發揮,形成系統漏洞,予人可趁之機。
三、解決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問題的有效對策
1.對計算機網絡漏洞進行探查
雖然計算機網絡漏洞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的影響因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盡可能降低其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性的影響,最有效方式就是對計算機網絡漏洞進行探查。探查的手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自動檢測系統對計算機網絡存在的漏洞進行智能檢測,對計算機網絡可能存在的漏洞進行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另一種,是利用人工進行探查,即讓技術人員從黑客的角度或者是聘請網絡黑客對網絡系統進行攻擊,通過這種方法來查找計算機網絡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并及時解決[3]。 2.增加密鑰
增加密鑰是保證網絡信息和個人用戶信息丟失以及被竊取的最佳方式,通過增加密鑰,可以對網絡信息或者是個人用戶信息進行加密處理,進一步提升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當前,增加密鑰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稱加密,一種是不對稱加密。對稱加密,指的是通過同一個密鑰來對信息進行加密和解密處理,也就是說,對信息進行加密和解密處理應用的是同一個密鑰,同一個程度。而不對稱加密,則指的是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密和解密處理應用的不是同一個密鑰,通常,這兩種密鑰分別被稱為使公鑰和私鑰,也就是說,如果用戶在對信息進行加密處理的過程中應用的是公鑰,那么解密的時候只能用私鑰,反之亦然。與對稱性加密方式相比,不對稱性加密的安全性要更高,能夠更好的對數據信息進行安全保障。
3.增加防火墻
對于計算機網絡而言,防火墻就是一個隔離層,它能夠有效抵御外來的攻擊和防范不法信息的侵入,是保證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利用防火墻,可以對網絡信息的安全性進行檢測,如果發現信息存在問題,防火墻就會對網絡信息進行攔截處理,避免其對計算機網絡造成影響,進而破壞計算機網絡的穩定性。防火墻的使用方式比較簡單,并且其本身具有比較高的智能性,只需要在計算機網絡中增加防火墻,防火墻就能夠自動對網絡信息的安全性進行檢測,對黑客的攻入和非常信息的入侵進行防御,進而有效保證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
4.對入網訪問進行控制
對入網訪問的用戶進行控制,是確保計算機網絡不會遭受非法入侵和攻擊的最佳手段,當前,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上[4]。通過入網訪問控制,管理員就可以對用戶的身份、權限進行控制,如果發現非法用戶或者是權限不足的用戶,就能夠及時禁止其訪問,有效避免非法用戶對計算機網絡的入侵和攻擊,避免非法信息在網絡上的傳播。而通常情況下,對入網訪問進行控制的流程主要分為三步:第一步,對入網訪問的用戶名進行檢測,對用戶名是否合法進行檢測,如果不合法,禁止其繼續訪問,如果合法,則繼續下一步;第二步,對用戶的訪問口令進行核對,如果用戶口令核對錯誤,禁止其繼續訪問,如果用戶口令核對正確,則繼續下一步;最后一步,對用戶的訪問權限進行審核,如果發現用戶的入網地點、入網時間等存在問題,則選擇性禁止用戶的訪問,如果不存在問題,允許訪問。除此之外,為了保證整個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還需要對用戶的訪問數量進行控制,將其控制在系統能夠控制的范圍內,確保即使出現問題也能夠及時對其進行解決。
5.網絡備份
網絡備份是降低因為數據、信息以及資料損失所帶來的影響的最佳方式。如果,計算機網絡因為系統故障或者是遭受到入侵和攻擊而致使系統數據、信息以及資料丟失,就可以通過備份文件快速的恢復計算機系統和運行數據信息,盡可能將其影響降至最低。通常情況下,網絡備份應該根據系統運行的自身特點以及運行需求,自動設置定期定時進行備份。
結束語:
當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已經廣泛的被應用在各行各業,不斷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因為安全問題而困擾著人們,因此,相關技術人員應該通過解決計算機網絡安全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安全性,保證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能輝.我國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科技信息,2010(07).
[2] 苗存霖.淺談計算機網絡安全及相關安全對策[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15).
[3] 杜常青.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及防范對策研究[J].技術探討,2011(11).
[4] 羅軫友.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探討[J].才智,2010(5).
看了“計算機信息技術論文發表”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