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軍事理論的論文3000字
軍事理論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課程,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軍事理論的論文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關于大學軍事理論的3000字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軍事理論的3000字論文篇一:《信息化條件下無人反潛作戰平臺探析》
【摘 要】與反潛潛艇、反潛水面艦艇和反潛直升機等相比,無人反潛作戰平臺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強、前沿部署能力強、作戰半徑大、部署成本低等優勢,已成為世界海軍強國競相發展的裝備。本文針對信息化條件下反潛作戰的特征,分析無人反潛作戰平臺的特點及其對潛艇作戰的影響,以更好地適應未來反潛作戰。
【關鍵詞】無人反潛;作戰平臺;需求;特點
0 引言
隨著潛艇向高速、深潛和低噪聲方向發展,反潛作戰變得更加困難和復雜。隨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技術廣泛運用于反潛武器裝備以及反潛作戰理論,反潛作戰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與反潛潛艇、反潛水面艦艇和反潛直升機等相比,無人反潛作戰平臺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強、前沿部署能力強、作戰半徑大、部署成本低等優勢,已成為世界海軍強國競相發展的裝備。針對信息化條件下反潛作戰的特征,把握無人反潛作戰平臺的特點及其對潛艇作戰的影響,對于更好地適應未來反潛作戰至關重要。
1 信息化條件下反潛作戰的主要特征
1.1 信息融合,體系作戰
信息化條件下的反潛作戰不僅是飛機、艦艇等與潛艇的對抗,而是雙方基于信息的體系對抗,奪取制信息權是反潛作戰的首要環節。一方面,現代潛艇集諸多高新技術于一身,隨著水下通信、潛射導彈等裝備技術的發展,其自身作戰能力大大增強。另一方面,海上作戰越來越注重與其他平臺在信息、火力等方面的協同配合,反潛作戰對象不僅是潛艇本身,還要應對為其提供掩護、保障及與之協同的其他兵力。反潛作戰效能的提高.越求越依賴于多兵種和多系統綜合集成的大系統,通過反潛信息的融臺和共享,各反潛兵力和武器系統將以信息為黏合劑形成一個完整的反潛體系,體系中各反潛兵力能夠優勢互補、互創條件、協調一致,形成體系反潛作戰能力。信息的高度共享和通信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體系反潛作戰將會取代傳統意義上的反潛作戰樣式,反潛作戰中體系整體作戰將達到新的高度。
1.2 空間廣闊,全維作戰
信息化條件下的反潛作戰,戰場空間將包括空中、水面、水下、太空的地理空間和信息空間完全覆蓋的廣闊領域,而且彼此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形成全維一體的反潛作戰空間。信息化條件下的反潛預警偵查衛星監視系統的運用將反潛作戰的空間向太空擴展;海底聲吶系統、無人潛航器等搜潛設備的運用,各種新型反潛水雷、反潛導彈的運用,使得水下這一反潛作戰的主戰場的反潛空間進一步擴大延伸;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成為反潛空間不斷擴展的助推器。
1.3 行動快速,高效作戰
反潛作戰的難點在于發現潛艇,一旦獲得潛艇活動信息,如反潛兵力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到達發現海區開展搜攻潛行動,可大大提高反潛效能。由于反潛直升機、反潛巡邏機的大量使用,反潛水面艦艇機動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種射程遠、精度高的反潛導彈、自導魚雷的廣泛運用,使得從偵察、監視兵力發現潛艇到實施搜攻潛所需的反應時間越來越短,反潛作戰行動的“即時”性大大提高。
2 發展無人反潛作戰平臺的需求
2.1 發展無人反潛作戰平臺是構建網絡中心反潛戰的需要
反潛戰網絡是根據反潛作戰過程,將反潛作戰編隊各平臺所載的具有同樣反潛作戰功能的子網相互耦合形成的網絡。同一個子網中的各節點、不同子網中的各節點都能夠在一定程序上互聯、互通和互操作。網絡中心反潛戰就是在各反潛作戰平臺之間的信息實時共享的基礎上,以信息網絡為核心,以作戰行動的實時性為特征,以發揮整體作戰性能并使對方作戰系統癱瘓為目標的作戰。構建網路中心反潛戰必然要發展無人反潛作戰平臺。
2.2 發展無人反潛作戰平臺是反潛武器裝備發展的需要
無論常規潛艇還是核潛艇,既可以對海上目標進行突擊,又可以對基地、港口、岸上目標進行攻擊或封鎖。因此,未來海上反潛作戰任務是非常繁重的。常規的反潛艦艇、反潛直升機數量有限,很難滿足未來海上反潛作戰的需要。因此,必須大力發展作戰半徑大、續航時間長、作戰效能高、機動性強的無人反潛作戰平臺。
2.3 發展無人反潛作戰平臺是提高海上綜合反潛作戰能力的需要
無人反潛作戰平臺不僅反潛能力強,而且還可以作為預警、指揮、引導的綜合反潛平臺,起到空中指揮所作用,有機地將反潛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水下監聽站等各種反潛兵力兵器聯合起來,組成一個海上反潛作戰整體力量,提高反潛警戒縱深和形成嚴密的反潛防御網。同時,還可以在我空中掩護范圍內實施攻勢反潛作戰,積極主動地搜尋打擊敵潛艇,給敵以威懾。從提高海上綜合反潛作戰能力來講,也急需發展綜合作戰能力強的無人反潛作戰平臺。
2.4 發展無人反潛作戰平臺是應對惡劣瀕海反潛環境的有效手段
瀕海海域擁有繁忙的海上運輸線,存在著大量的沉船、島嶼、航門水道、暗礁等,并經常有敵潛艇活動。在這一海域內使用有人反潛作戰平臺進行反潛作戰風險大,而且由于水深較淺,一般有人反潛作戰平臺不適合在瀕海海域進行反潛作戰。因此,需要發展無人反潛作戰平臺。
3 無人反潛作戰平臺的類型
無人反潛作戰平臺主要有反潛無人機、反潛無人水面艇、反潛無人水下航行器。
3.1 反潛無人機
反潛無人機是由地面指令或預設程序控制的不載人飛行器,由無人機、地面站(無線電控制、任務控制、發射回收裝置等)及有效載荷三部分組成,可以對敵潛艇進行偵察、跟蹤、搜索及攻擊。美海軍正在研制的無人反潛機其代表有“磁鷹”無人機。美海軍希望將“磁鷹”無人機用于低空探測和跟蹤潛艇,替代渦扇動力的P-8“海神”反潛機。
3.2 反潛無人水面艇
反潛無人水面艇是一種無人操作的水面艦艇,主要用于執行危險以及不適于有人船只執行的任務。美軍2艘反潛無人水面艇作為濱海戰斗艦反潛戰任務模塊的組成部分之一,攜帶模塊化負載和傳感器系統,包括一部無人拖曳聲納系統和一部主動式多基陣靜態舷外低頻聲納系統。該艇設計作為高速航行的高負載能力平臺,具有良好的適航性,載有先進的無人導航和自主控制系統。
3.3 反潛無人水下航行器
反潛無人水下航行器是指用于水下偵察、遙控獵雷和作戰等可以回收的小型水下自航載體,是一種以潛艇或水面艦船為支援平臺,可長時間在水下自主遠航的無人智能小型武器平臺。利用反潛無人水下航行器可以進行探測網探潛、水下戰場情報準備、水下戰場預設、戰場監視分析、戰場感知傳播、水下水聲對抗等。網路中心戰所需的大量水下信息,如海底地貌、海洋氣象、地質、水文、磁場、聲學特性,以及交戰雙方艦船的目標特性、水雷布設等情況,都可以通過反潛無人水下航行器來獲得。
4 無人反潛作戰平臺特點
無人反潛作戰平臺采用智能化作戰模塊等先進技術,用以執行偵察、監視、情報、打擊等多種作戰任務,主要具備以下特點。
4.1 智能化程度高
可自主導引航向、航速、航程、航深,并自主規避礙航物。
4.2 隱蔽能力強
相對于有人反潛作戰平臺而言,無人反潛作戰平臺聲、磁、電信號微弱,不利于敵方探測,具有較好的隱蔽性。
4.3 機動能力強
具備大航程、長航時作戰特點,可在預定海域實施長時間機動探測。
4.4 作戰使用靈活
由于無人反潛作戰平臺質量輕,尺寸小,具有收放簡便的特點,作戰使用靈活。
5 無人反潛作戰平臺對潛艇作戰的影響
無人反潛作戰平臺對潛艇作戰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5.1 隱蔽更加困難
潛艇在海上作戰時,為了發現敵人,大部分時間是在海面航行,發現敵人后下潛。但是隨著無人反潛作戰平臺的使用,反潛作戰范圍的擴大,潛艇被發現的機會提高,隱蔽接敵難度增加。因此,潛艇隱蔽行動更加困難。
5.2 面臨危險加大
無人反潛作戰平臺基本實現獵殲一體化,潛艇一旦被發現就會立即遭到攻擊。攻擊的武器除了傳統的深水炸彈、魚雷等,還包括反潛導彈或聲自導魚雷,攻擊的準確性大大提高。另外攻擊武器的威力也越來越大,如一些國家還裝備了核裝藥魚雷,不需要直接命中潛艇就可以擊沉潛艇。
5.3 對人員心理影響較大
在戰爭中,裝備的優劣必定會對作戰人員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裝備優勢可以轉化成高昂的戰斗士氣和必勝的戰斗信念;裝備的劣勢會降低士氣,使作戰人員對取得勝利產生動搖。而潛艇作戰環境又是一個特殊的環境,不但與陸地和空中不同,而且與海面作戰也有較大的差別,裝備水平高低對于人員的心理影響更大因此,無人反潛作戰平臺的使用將會明顯影響作戰人員的心理狀態。
6 結束語
我們應當充分認識無人反潛作戰平臺投入使用后對我未來海戰場所帶來的威脅,及早動手,從研究、規劃和實施上采取可行的措施,提高我海軍防御和海上作戰能力。
【參考文獻】
[1]韓米田,冷旭.美海軍無人反潛作戰系統及其未來發展[J].海軍學術研究,2012(08):86-89.
[2]毛新樂,張光旭.談現代反潛作戰平臺對我軍潛艇作戰的影響及對策[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2005(04):10-12.
[3]孫明太.航空反潛概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