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機械類畢業論文(2)
大專機械類畢業論文
大專機械類畢業論文篇2
淺析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可靠性
液壓技術在工程機械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在應用中除了會有更高的效率外,還會存在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就是故障診斷難度大,降低系統運行可靠性,進而會對工程機械運行效果產生不良影響。想要確保工程機械可以在特定條件下長期有效運行,減少故障出現的概率,就必須要做好對系統可靠性的研究,采取措施來提高系統運行綜合效果。
1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故障分析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在應用過程中,一旦出現故障在診斷方面會存在較大難度,這樣以提高系統運行效果為目的,就需要從設計、生產、調試以及運行等環節進行研究,提高系統運行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發生概率。通過提高液壓系統可靠性,便可以避免后期故障發生后的診斷與處理,減少工作量與管理難度。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常見故障按照發生方式不同主要可以分為四類,即先天性故障、后天性故障、突發故障以及漸發故障。其中先天性故障即因為液壓系統存在設計缺陷與結構缺陷;后天性故障即系統使用方式不對,或者實際不滿足運行條件;突發故障則大多是因為元件損壞造成;漸發故障是因為構件服務壽命到期,而漸漸出現故障[1]。從系統可靠性角度分析,對系統進行優化,來克服系統設計階段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規范操作,便可以確保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的正常運行。
2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可靠性分析
對于大多數工程機械液壓系統來說,其均為可維修系統,因此在對其進行可靠性設計時,用從廣義可靠性角度分析,即設計內容包括機械系統整個壽命期,包括可靠性與維修性。有效度為衡量廣義可靠性的尺度,即在規定條件內使用時,某時刻t具有或維持其功能的概率,記為A(t)或者A,為時間函數。其中,又可以分為瞬時有效度、穩態有效度與平均有效度,一般提高液壓系統可靠性,主要目的就是產品長時間使用有效度,則可用公式表達:A=tb/tb+tt,其中tb表示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tt表示平均修理時間[2]。
對于工程機械液壓系統運行狀態來看,產品可靠度R(t)與維修度M(t)滿足指數分布要求,可以用公式表示:tb=1/λ,tt=1/μ,其中λ表示故障率,μ表示修復率。因此,可以確定有效度表達公式為:A=μ/μ+λ。想要提高產品有效度,必須要降低其故障率,并提高維修率,即需要對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可靠性與維修度進行研究分析。
3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可靠性設計分析
3.1方案設計
主要以系統功能作為研究基礎,在方案擬定階段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對各項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降低系統設計的難度。即減少系統設計所用元件數量,降低系統設計難度,并滿足基礎功能設計需求。第一,保證設計理論的先進性。應選擇比較先進的設計理念,如應用應力-強度分布干涉理論,來確定零件相關參數,達到延緩疲勞失效的目的。第二,提高零件設計合理性。確保系統所用零件的合理性,包括材質選擇的準確性,如摩擦副選擇用高強韌耐磨材料,或者是過濾器選擇用過濾性能良好的材料,均可以提高系統設計可靠性。同時也需要確保液壓元件性能的標準性,確保其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第三,提高系統密封與自動凈化能力。液壓系統運行故障大多是由于介質污染,因此在設計時需要提高其抗污染性能,選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元件,配置先進的介質過濾技術,并安裝油水分離裝置等[3]。
3.2參數設計
第一,容差設計。利用合理選擇工作點方法,將元器件輸出性能波動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通過對常見誤差因素自身波動的控制,來提高系統運行可靠性。第二,降額設計。即有目的的來降低部分元器件的使用規范,將其調整到額定工況以下條件狀態下運行,達到降低失效概率的目的,來提高系統運行可靠性。第三,熱設計。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溫升也是導致液壓系統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做好溫度參數的設計,避免出現異常溫升的情況。
3.3結構設計
3.3.1簡易化
為降低系統結構的復雜程度,在設計前可以確定一個機械液壓系統可靠性框圖,其為n個子系統與部件組成的串聯結構,第i個子系統與部件可靠性記為Cei,系統可靠性則可以表示為:
串聯系統可靠性為各個子系統可靠性的乘積,則系統結構復雜程度越低,其包含的串聯環節越少,系統也就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假設一個機械液壓系統可靠性框圖為n個子系統與部件組成的并聯結構,則第i個子系統與部件可靠性可以記為Cei,系統可靠性則可以表示為:
并聯子系統不斷增加,必定會降低各子系統對系統可靠性的貢獻程度,因此在設計時可以選擇用2~3個并聯來提高系統可靠性。
3.3.2抗干擾設計
將系統工作狀態與環境干擾作為研究對象,總結以上經驗,來采取有效的防備措施設計,設計方向為負載效應、環境防護等,并考慮關聯效應與耦合效應影響內干擾等因素[4]。通過設計來盡量避免各類干擾因素的出現,并將其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3.3.3人機工程設計
液壓系統故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操作失誤,而人為差錯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設計不合理,因此設計時需要提高人機工程的合理性。即對人生理與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對液壓系統人機界面設計進行優化,包括信息顯示器、作業空間、控制器等,來提高系統操作的便利性與有效性,盡量避免因為人為誤差而出現系統故障的問題。
4工程機械液壓系統使用與維修可靠性分析
4.1系統污染控制
液壓油污染對系統可靠性具有很大影響,大部分系統故障是由液壓油污染誘發,因此在使用與維修階段,需要重點做好對液壓系統清潔度的控制,將管理措施落實到生產、配置、適用與維修等不同階段。系統裝配前需要對管路、郵箱、接頭以及液壓元件等進行全面清潔,尤其是液壓集成閥塊,需要徹底清除掉其內部油道表面存有的尖角與毛刺。裝配完成后則應對整個系統進行沖洗,對系統內殘留的污染物進行全面清除。另外,還應安裝過濾裝置,在對系統加油時,需要進行過濾處理。
4.2維修階段控制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維修階段的優化,主要目的就是降低系統故障后,診斷與處理難度。因此應盡量選擇用互換性好的標準化零部件,提高系統拆裝的便利性,降低各部件拆裝的難度,并且裝配配對要易于識別。同時,對于易出現故障的部位,周圍應預留出足夠的檢測空間與維修空間,在維修某零部件時,盡量不要對周圍部件造成影響。另外,提高系統故障可檢測性,在設計階段根據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確定故障樹圖,便于后期故障的查找與診斷,提高故障處理的效率,降低故障影響范圍。
5結語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一旦發生故障,診斷與處理會存在較大的難度,進而會對系統運行綜合效率產生影響。因此為提高系統可靠性,需要結合液壓系統特點,確定設計優化要點,從不同環節出發,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優化,減少系統故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