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采購論文5000字
建筑材料采購管理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它不僅對于整個工程的質量以及成本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對于企業的發展風氣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建筑材料采購論文5000字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建筑材料采購論文5000字篇1
淺析建筑材料采購管理常見問題與優化措施
【摘 要】材料采購是項目材料管理的重要環節, 健全的采購管理制度, 合理的采購渠道, 科學的采購方式是降低采購成本的根本保障。本文針對建筑行業材料采購中的一些關鍵問題展開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建筑材料;采購管理;問題;對策
一、建筑行業材料采購的特點
建設工程項目屬于典型的單體定制項目,在項目與項目之間除了具備一定的共性以外,同時更多的存在著各自項目的個性。這一特性決定我們在研究建材采購業務時應該首先從研究建材采購的特性開始。
1.生產的不連續性要求庫存控制更嚴格
建筑企業與其他生產企業相比,其最顯著的特征是生產的不連續性,建筑企業是以工程為中心的項目式生產,即當建筑企業獲得一個工程項目后,圍繞這個工程項目開展生產活動。而對企業來講,工程項目并不是可以連續獲得的,因此,就要求建筑企業必須根據特定項目的物料需求,嚴格控制庫存水平,力爭使每個項目的物料采購與工程消耗相匹配,當工程項目完成時,必須保證工程項目的物料庫存為零,以避免企業庫存資源的閑置與浪費。
2.生產工期限制要求物料采購更及時
生產工期對建筑企業的生產活動有著嚴格的要求,建筑企業根據項目合同的工期要求,科學制定項目規劃。但影響項目工期進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季節、人員、天氣等,多數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生產提前期都會比合同規定的提早一些,以減少相關因素對工期進展的影響。也正是基于這個特點,建筑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體現了準時生產的要求,同時對物料采購有更高的時限要求,即按要求的時間配送到指定的地點以符合生產的需要。
3.個性化定制采購導致采購過程更為復雜
對于單一的單項工程而言,其需要的物資主要有土建、裝飾、設備三大類材料,共計70到100大類根據建筑的復雜程度等因素略有差異。在這些建材類別中,按照材料在工程中的價值和數量,在土建、裝飾和設備三大建材物料中,有超過60%的物資種類屬于個性化的物資,需要根據不同的單體工程個性進行定制采購,這種個性化的訂購采購具備很高的復雜性,需要進行大量的信息篩選和對比決策,而只有不足40%的物資屬于通用的產品采購,相對來說操作較為簡易。
4.物流供應以質量和速度為主要要求
建筑物料采購中,個性化的物料采購日益增多,使得建筑企業的物料采購不再具有唯一采購流程,而是根據企業的生產需要和物料的供應特點,靈活地對不同物料采取不同的采購方式,如招標、指定、內部采購和零星采購等以滿足客戶和生產的要求。在物料的供應上,建筑物料以質量作為第一采購要素,以物流供應速度作為選擇供應商的另一采購要素,因此,建筑企業的材料供應商往往是以建筑企業或建筑項目周邊為主的,物料供應相對于項目而言是相對穩定的
二、建筑工程建設主要材料采購管理存在的問題
建筑企業的業務以項目為中心,以往的采購模式都是各個項目組單獨采購。各項目組的材料員根據項目進度,制定要料計劃,把要料計劃傳真給目標供貨商,目標供貨商按時間、數量及規格進行送貨。這樣的采購模式比較快捷和方便,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1.采購成本偏高
建筑企業以項目為中心劃分成工程項目組,因為項目組分別采購,一定程度上造成采購成本的浪費,無法達到數量上的優勢以得到更優惠的價格。
2.建筑物料供應不及時
建筑企業物料采購以招標、指定等采購方式為主,企業與供應商之間是以單次采購為關聯的關系,供應商在得到采購定單后,考慮的是自己的供貨問題,而不是建筑企業的生產對物料的供給要求,因而經常造成物料供應的提前或滯后,不能按建筑生產排程進行物料供給,也不便于事后的追蹤和責任的追究。
3.建筑物料的質量難以保證
分散采購導致多源供應商提供的物料質量存在差異,不同的物料在進行建筑施工時有可能產生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直接影響了建筑工程進度與企業的聲譽。
4.給物料的管理帶來困難
物料信息容易出錯,因為傳統采購的物料編碼一般都是人工填寫,材料的規格和名稱不統一,容易造成同一類材料由于習慣寫法不同而造成供需雙方理解不一致,從而影響工程進度。此外采購大批量的項目所需物料作為保證生產的物料庫存,造成倉庫及工序間的材料積壓,產生額外搬運、空間占用、流動資金占用、利息負擔及人員增加的浪費。
5.臨時性插單的應變能力不足 由于建筑企業生產期長,對于臨時性的緊急插單,會造成已排好的生產程序必須變更,致使生產計劃進行不順暢,并增加物料管理的困擾。而且可能必須利用加班才能完成任務造成成本增加。
三、做好建筑工程材料采購工作的措施
1.合理制定采購方案。對一個施工計劃段所需要的材料數量、價格進行列表分析, 用 ABC 分類法分析出主要材料、次要材料和一般材料, 進行分類管理, 對主要材料要實行重點管理。利用價值工程原理對主要材料進行功能和成本分析, 求出降低成本的對象和目標。綜合考慮使用計劃、采購周期與使用批量, 選擇最佳采購方式, 減少流通環節, 減少收發、儲運各環節損耗, 實現降費節支。
2.優選采購方式。對大宗主要材料的采購, 可由項目部提交使用計劃, 交由企業物資部門集中采購。根據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 從企業發布的合格分供方的廠家中選購, 或者按照"合格分供方選擇與評定工作程序"選定廠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 也可由企業集中招標采購, 統一供貨。這樣能夠發揮集中采購優勢, 降低綜合成本, 爭取到生產企業更優惠的服務。集中采購具有風險小、節支明顯的優點, 但往往受資金、過程等多方面的影響, 采購周期較長, 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施工進度。對此, 在制定材料計劃時要有充分的考慮, 預留足夠時間, 但也要避免造成材料的大量庫存。對用量較少的次要材料、一般材料, 集中采購優勢不明顯, 項目部可在考察比較的基礎上直接從市場采購。
3.拓展料源渠道, 減少流通環節。在激烈競爭的材料市場選擇優化的供貨渠道, 形成以主渠道為主, 多渠道為輔的采購方式, 堅持"質量合格, 費用最低, 費用相同, 質量選優"的原則, 確定長期的供應渠道, 并對渠道進行動態分析管理, 定期評審, 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調整, 建立誠信名冊, 以求規范市場行為。在開辟料源渠道的同時, 考慮有效利用社會資源, 減少流通環節, 降低材料流通成本。也可利用材料的地區價差, 靈活地實施異地采購, 異地配送, 解決偏遠地區價格成本過高問題。
4.建立材料管理檔案, 共享信息資源。為便于以后的采購管理, 使同類工程具有參考資料, 應建立材料的系統管理檔案。包括市場考察、價格信息、品牌質量、供應商信譽等各方面記錄, 由企業將項目部收集的材料采購信息匯總發布, 實現資源共享。根據市場信息分析, 預測物價漲落行情, 結合大宗材料的使用, 適時采購或儲備, 規避價格風險。
5.建立材料采購系統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勵機制。嚴格制定采購程序, 做到分工合理, 職責明確, 流程清晰, 規范有序。建立系統的管理制度, 規范參與部門人員行為, 保證工作持續穩定。以目標考核為手段,評價工作效果, 進行獎罰激勵。
參考文獻:
[1]袁鳳英. 建筑工程材料采購相關問題探討[J]. 經營管理者. 2011(08)
[2]林偉. 建筑材料采購與管理分析[J].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1(17)
[3]彭建勛,馮紅衛. 建筑材料采購成本控制研究[J]. 新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1)
[4]張偉. 施工企業建筑材料采購的成本控制措施[J]. 經營管理者. 2010(11)
>>>下頁帶來更多的建筑材料采購論文5000字
建筑材料采購論文5000字





上一篇:建筑材料采購論文參考例文
下一篇:建筑材料采購論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