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業安全文化的有效措施
做好企業安全文化的有效措施
歡迎閱讀做好企業安全文化的有效措施,希望你們喜歡。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必須要有凝聚力。企業文化對形成企業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所起到的積極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企業安全文化則是企業建設和穩定發展的關鍵。
因此,抓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個大課題,安全文化對企業來說,尤其是對煤炭企業來說就好比是命脈。那么,作為政工干部,該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呢?
我們知道,沒有安全保障的企業是個沒有前途的企業,不懂安全文化的企業,也肯定是個效益平平的企業。沒有企業安全文化的企業,更是個沒有任何市場經濟下強烈競爭力的企業。既然企業安全文化如此重要,那么做好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前提是什么呢?是學習!
企業競爭的焦點其實說白了就是文化。因為先進的企業文化可以推動企業的改革和發展,而創建學習型企業,培育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則是任何一個企業的頭等大事,鋼鐵行業是,電力行業是,煤炭行業更是。所以我認為做好企業安全文化的前提主要有四點:一是提高職工整體素質;二是培育企業精神;三是塑造企業形象;四要培養創新意識。
一、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提高職工整體素質,首先要以人文本,轉變觀念,加強學習,營造一個書香社會。應該不斷擴充知識儲備,更新專業技術技能,提高文化修養,才能與時俱進,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穩操勝券。一個企業一定要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需求,不斷制訂出相應的學習規劃,確定短、中、長期培訓目標任務。若要培養員工的學習意識,也要使硬件大體跟上,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不是指教室的面積或冷暖設施齊全,而是指學習的氛圍,讀書的氛圍。
任何一個企業若想永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鼓勵員工爭當學習型、知識型人才,這樣不但能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形成良好風氣,而且還可以使企業的建設型人才層出不窮。企業為人才的脫穎而出搭建舞臺,讓廣大員工立足本職崗位,積極進行創新,實現自我追求和自我價值,讓員工明白,只有創出優異成績才是對企業最大的貢獻,否則報效企業就是空話。創造良好的人才輩出的環境,需要識才的慧眼,愛才的感情,用才的氣魄和聚才的方法,需要知人善任,廣納群賢。
注重文化的前提是重視人才,重視人才的前提是培養和提高人才的業務素質和自我修養。古人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到至善境界。而“修”又在最前面。修,就是修養,就是個人素質的不斷提高和人格的自我完善。素質提高了,思想修養也進一步完善了,那么人們對生存狀態和生命價值也就肯定有了高一層次的思考和感性認知,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就不是幾條標語,幾幅宣傳畫了。不用三令五申,亦會了然于胸。
二、培育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是指一個企業在特定的時期內,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樹立起來的一種群體意識,是企業文化的一個范疇。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內在推動力,文化是人們行為的無聲指令。所以形成員工認同的企業理念和核心價值觀,建立企業的命運共同體的企業精神十分重要。重新塑造煤礦與職工、職工與職工的新型關系,形成榮辱與共、情感融洽、同舟共濟的有機整體,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是企業精神的重要部分。培養企業精神的立足點,首先應該是尊重、關心和愛護職工。人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煤炭企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職工是煤炭企業命運的決定因素。加強對人的培養和教育至關重要,堅持以人為本,必要的尊重是不可少的。古人講:“君待民如草芥,民視君如寇仇。”又講“:君視民如子,民敬君如父。”所以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君王都明白“載舟覆舟”的道理。作為當代的企業領導更應該比古代君王懂得道理多。如果領導不是孤芳自賞高高在上,而是經常深入到員工中去,了解真情,關心職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職工肯定會更積極努力的工作。一個企業有了職工的支持和努力,就會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培養“榮辱與共”“勤勞敬業”的企業精神是不太難的。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建設是達成企業精神的切入點。建章立制是企業精神的運行保障。
企業精神與市場經濟緊密聯系,隨著煤炭企業逐步走向市場,企業精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成敗。企業精神,是可以將干群凝聚成一個利益同享、風險共擔、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偉人毛澤東曾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對于一個企業來講,更是如此。有了很好的企業精神,就有了一個人們看得見的前景,無論什么經濟,無論什么仗,都有勝算的把握。良好的企業精神,也是做好企業安全文化的前提之一。
三、塑造企業形象
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事關企業的市場信譽及社會形象,也是一種無形資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塑造企業形象的落腳點。產品形象是企業形象的綜合體現和縮影,塑造一流的管理形象,一流的員工形象,樹名牌意識,創名牌產品,就可以將自己企業的產品打造成為人們的首選產品。比如我們的蘭花炭,產品是名牌,因為有詩為證:“炭入倫敦爐壁暖,方曉蘭花是炭名。”我們的管理也是在不斷完善的,我們的員工文化素質和思想修養,也是日新月異的。塑造一流的隊伍形象,以適應市場化、現代化的需要,強化職工思想、文化、管理、技術培訓,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尤其要鼓勵努力讀書的員工,舉辦讀書講壇,好書分享,舉辦外語班和國語班的培訓。企業中的一切活動都是通過人來體現,企業的生存發展、創造經濟效益的是人的因素;改革創新、開拓進取也必須發揮人的作用;無論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還是爭創一流都同樣必須依靠全體職工主人翁的積極向上精神。企業必須注重全體職工在企業中的價值。當一個企業提高了職工的整體素質,又培育了很好的企業精神,還塑造出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安全生產也就可以放手去做,只需方法對路,不愁企業安全文化做不好。
四、培養創新意識
日新月異,眼花繚亂的社會現實,充滿了誘惑和壓力。人們的精神家園在何處?人們的心靈寄托在何方?誰又能為之指點迷津?企業的政工干部又該如何在本世紀里得到某種程度上的創新,且適應于企業安全文化?一個現代企業的管理者除了具有一副文質彬彬、慈和的君子風度,擁有不屈不撓的勇者風骨和精神之外,還要有超常智慧、高尚心靈,有超越平均值的深刻思想、強烈激情和大膽想象,才能使職工信服。那么又如何培養出一批四肢發達,身心強壯,視野開闊的高素質職工呢?
2014 年 6 月 9 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提出了“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1]重要論斷,中華民族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企業和社會不同。盡管企業是小社會,但企業的政工干部還是必須講究創新的。政工干部的創新意識,體現在思想政治工作、企業安全文化等多方面的創新,不僅僅是高度凝練地概括出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條文,而且是打破時空界限,集古今中外的寶貴經驗為一體,創造出指導性、接受性很強的一套理論,使這一套理論能穿越時空,高高地矗立在歷史、現實和未來之間,一如孔子的儒學和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一般,令世人景仰。
言而總之,在企業,只有有了健康的安全文化,正確的安全文化理念,堅持實事求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以人為本,從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培育企業精神、塑造企業形象、培養創新意識入手,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和經營方法,才能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和安全素質,通過做好安全工作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間接地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人,其關鍵是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建立制度、開展活動、采取激勵措施等來轉變職工的安全價值觀,使實現職業安全健康成為全體職工的共同價值觀,保證生產安全、防止事故發生成為職工共同追求的目標,實現企業生產價值與實現職工自身價值的高度統一成為全體職工共同的行為準則。政工干部只有搞好企業安全文化,才能將企業安全生產落到實處,有了真正的安全生產,不斷鞏固,管理水平就會提高,經濟效益就會隨之增長,企業就能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 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14-6-9.
政工論文相關文章:
4.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