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評職稱論文范文
職稱評審是指已經經過初次職稱認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經過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職期內完成相應的繼續教育學時,申報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須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并且經過一些基本技能考試(如:稱職外語及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向本專業的評審委員會評委提交評審材料,經過本專業的專業評委來確定其是否具備高一級職稱資格。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初中數學教師評職稱論文相關范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數學評職稱論文相關范文:
拖延對初中生數學學習的阻礙性研究
第1章引言
近來一首神曲《拖延者之歌》在網上瘋傳,它樂律輕盈和歌詞嬉弄,精準的描繪了拖延癥者的現狀,這首歌曲將拖延癥的全部癥狀逐一唱出,痛斥了事業、人際關系、減肥、積極的人生態度被拖延癥嚴重的阻礙的事實,《拖延者之歌》秒殺整個網絡,網友瞬時轉發幾百萬遍,其原因是人們都認為歌詞就是自我的心理傾訴,對必須溫習的作業一拖再拖,工作任務也總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一次又一次地重復“我要減肥”很晚了還不想睡覺,直到眼皮除不幵為止,早上卻不想起床上班;還有其他很多事情要做,就是不想做正經工作,完全忘了原有的目標就是為了滿足一個愿望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拖延現象特別常見,到底是什么樣的心理因素導致了拖延行為的產生?也許很多人會說我也不想這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想解決長期困擾我生活和學習的問題,我該怎么辦,它們很苦惱。當然問題出現了,當然就會有解決問題相應的方法,為了探究這種現象背后的心理因素,簡博克、萊諾拉袁兩位心理學專家一心不亂,二十幾年磨一劍,他們講座、出書、培訓、診療處理,最終成就《拖延心理學》,爾后在“如何克服拖沓行為”方面出現《終結拖延癥》等一系列的書籍,眾多啟迪人們心靈的書籍的出現,引導著人們更好的認識自我,最終塑造完美的自我。
由于人類獲得知識的最重要途徑就是學習,通過學習人們掌握了眾多的技術,將社會資源明確細分,通過不斷的學習,人類社會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拖延現象的確己經嚴重的影響著人們的認知,甚至導致世界觀的嚴重偏移,因此眾多的研究者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學習拖延上,學習的最佳場所和重要階段是學校和學校學習,研究者們更多的精力著眼于大學生的拖延,一個人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最主要的階段還是在中小學階段,拖延也不例外。
在學校學習階段,對數學的拖延現象尤為明顯,最集中的表現就是抄作業。很多同學往往會這樣表述自己“我很想學好數學,但是題做著做著就不想做了”、“我喜歡數學,就是不會做題”,做數學題時經常無從下手,我總是在浪費時間但我似乎無能為力,通常想著快點做完數學作業,但是回家后卻拖著沒有立刻著手去做,而是去玩電腦看電視,因為我上完輔導班后,數學成績大漲,所以我總是把希望寄托到輔導班上筆者選取北京和河南初中生為研究對象,因為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教育改革先鋒,是教育政策制定者,也是先進教育理念的倡導和執行者,他們對數學學習拖延的領會也許更加深刻;河南經濟相對落后,是教育大省,生源充足,具有相對代表性。本文希望通過開放式問卷調查及訪談、專家咨詢方法確定初中生數學拖延調查問卷,剖析與初中生數學拖延密切相關的因素,從而導出數學拖延系數計算公式,由該系數為初中生數學拖延的干預和指導提供依據,以達到提高初中生數學成績、綜合能力和個性品質的目的。
第2章國內外研究綜述
2.1拖延綜述
2.1.1拖延的起源
拖延包含道德寓意是在早期工業革命開始后不久,它意味著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但是以成功和節約時間成本為標志的當今社會,拖延演變為個體在執行決策和完成任務時連續延期的一種被社會所唾棄的道德行為。當前拖延并非是嚴格意義上的醫學或心理學專門概念,現如今,人們現實生活中的每個方面都要受到拖延行為嚴重的影響,人類社會的進步甚至收到嚴重的阻礙,拖延也經常是一些較深入問題的表達。如果你曾經出現過強烈負罪感和自責感,艇低和否定自我,抑郁、焦慮、強迫等心理問題隨著拖延而來的時侯,那么你是一個嚴重的拖延癥患者,它無疑已成為心理學家和行為學家探究的一個首要方向。
拖延的定義由于民族文化和風俗傳統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形式。關于拖延的探究在國外蓬勃發展而來,國外學者對延遲不具有相同的定義,國內學者大多是從國外旳定義演化而來。經常被國內外學者引用的定義是:個體對可能體驗到主觀不適的任務進行不必要的延遲行為;拖延是一種非理性的推遲應該完成的任務的傾向曾經被所提出;當然問題總有它的另一面,拖延當作個體決策時一種精明的、有遠見的行為,創新與公正嚴謹之間是此消彼長的,這就表示了拖延與創造性之間可能是相互促進的;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拖延被看成是另外一種靜溢的生活,猶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并沒有成為一個問題行為,但這些僅僅代表極少部分人的觀點。
研究者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對拖延進行歸類整理,從成因要素可以分為兩大類:①基于內因特征的拖延;②基于外因情景的拖延。基于內因特征的拖延:作為外在行為表現的拖延是某些人格特質下的必然產物,不同的人格特質表現有所不同。無數的研究得出,神經質與拖延的正相關性尤為顯著,各種焦慮癥狀與拖延的正相關性均尤為顯著,個體有戒掉拖延的愿望,為了解決拖延問題,他們設定了一個最后期限,當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重度拖延者戰勝拖延的意愿要遠遠大于輕度拖延者。所以這種拖延的情形是具有穩定的相對性,它是由個人性格、生活環境差異而呈現出差異性。
基于外因情景的拖延:個人的拖延只在某些特別時間和任務環境中出現,或者是在某些特殊場景出現。拖延者們通常會認為任務太難——不是我不想干,是我怕我干不了,于是就先拖著吧;或者覺得完全是在浪費時間——有這時間還不如看會電影或者玩會手機呢;或者覺得自己的能力就那么大點——老師或者家長把任務公布了,但是又完成不了,只有拖了。當然情景拖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學校里面的學業拖延,其實拖延追根溯源依舊回到學生時代。
2.2學習拖延綜述
人們對學習拖延的研究是兩位學者《咨詢心理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學習拖延:頻率及其認知、行為相關因素》的文章后迅速鋪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個體推遲完成與學習有關的任務的傾向,以至于造成沒有按時完成任務或者在任務期限來臨之前匆忙完成;學習拖延可以被理解為個體知道應該做什么,也許甚至想要去完成學業任務,但是在期望的時間里沒有完成;學習拖延被普遍認為是一種和低學業成就,焦慮和低自尊緊密聯系的行為。經過學者的研究可以概括的學業拖延一般包括以下四層含義:第一,個人愿意完成學習任務;第二,延遲是不合理的,如果它是達到更正確的目標計劃延遲的個體,所以它不屬于延遲;第三,拖延的結果是截止日期前,任務沒有完成或者匆忙完成;第四,拖延往往對拖延者心理造成焦慮和自責的感受。
第3章數學拖延概述........7
3.1數學拖延研究必要性.......7
3.2數學拖延概念界定.......8
第4章診斷性拖延問卷和數學拖延量表的編制......8
4.1診斷性拖延問卷的編制.....9
第5章數學拖延阻礙系數.......25
5.1阻礙因子權值的確認......25
第6章案例分析
6.1問題分析
武岳是北京市昌平二中普通班初三年級學生,父親是企業職工,母親是小學教師,成績排名全年級180人當中120名到150名,全區6000多人排名1000名到1100名之間。通過問答,父母期望能夠進入全區前800名,個人期望全區前500名。同時武岳有一種嚴重的羨慕別人比自己成績更優秀的傾向,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可以作為學習的動力,解決不好很可能會導致心理疾病;武岳本人總是希望在什么事情都準備好以后再進行學習,希望每件事都做到完美,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更希望得到同學們的羨慕,充滿學好數學的向往,希望自己是數學方面的學霸,但同時又在自嘲:“我如果成為學霸,豈不是我要給很多人講題,多累呀!”;希望和更多的數學成績較好的同學交朋友,又不愿意主動示好,天天讓自己糾結于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當中,比如明天考試沒復習好怎么辦?我到底能考多少分?如果還沒上次考的好,父母和老師會怎么批我?一味的擔心這些,并沒有把精力放在做題和有效備考上面,其實這是他數學拖延的典型情況。
6.1.1填寫并計算中學生拖延量表
武岳填寫的中學生數學拖延量表見表6-1。
第7章結論
7.1總結論
(1)本文主要是針對初中生數學拖延現象的研究,國內拖延研究起步較晚,學習拖延也一般針對大學生,專門針對初中生的少之又少,本文關于對數學單科具體的研究使得初中生數學學習拖延的研究更具有針對性。
(2)編制了具備良好的信度和區分度的中學生數學拖延量表,為初中生數學拖延的學習提供了另外一種測量工具,它能很好反應中學生數學學習拖延的原因,為中學生一對一的解決數學心理和現實難題提供了依據。
(3)考慮到課外輔導班的積極作用,課外數學的輔導己經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影響初中生數學學習因素,為公立初中學校和課外輔導機構提供了一種聯合辦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