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洪澇災害的成因有哪些
洪澇被聯合國定義為十大自然災害之一,城市洪澇災害形成有多種原因。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城市洪澇災害的成因,歡迎大家閱讀!
城市洪澇災害的成因
作為城市洪澇災害形成的必要條件,暴雨是由強對流過程中,經冷凝作用形成。我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國降水量較大,尤其夏季會出現集中降雨,并常常出現暴雨。統計發現東部沿海地區及江淮流域一般2年就會有1到2天的降水量大于100mm。當暴雨兩超過城市泄洪能力,就會出現洪澇災害。另外,地勢低洼過矮積水也可能導致洪澇的產生。
城市洪澇災害的影響
洪澇被聯合國定義為十大自然災害之一。它的危害的是巨大的,可總結為以下三點:
人員傷亡
人員傷亡是城市洪澇災害的最大危害。洪水是天災人禍的產物,人的傷亡不是任何金錢能衡量的,這種損失也是無法估量的。統計數據表明,洪災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2016年安徽洪災就造成29人死亡,數人失蹤;2008年的洪災全國死亡人數達508人。
造成城市固定資產損失
住宅、公共設施、商業建筑、交通工具及建筑內財產等都屬于城市固定資產。過去,城市固定資產主要指建筑物,尤其是住宅,這些住宅一般是磚木結構或一層土木結構,洪災時易損壞且內部財產難轉移,故以往洪災損失就是統計損壞房屋數。且由于老城區地理位置等優勢,洪澇并不常見。隨著社會及科技發展,現在建筑多為兩層以上,內部財產一般都能轉移到高處,且房屋不易發生坍塌。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及新建城市地理位置一般低洼等,洪災出現頻率增加,會造成一定的固定資產損失。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開發地下空間,如地鐵、地下車庫等,這種若發生洪災,損失會非常慘重,如1993年東京洪水,地鐵被淹,損失及其慘重。
損壞城市命脈系統
雖然與其它損失相比,洪澇災害對城市命脈系統的直接損失不大,,但由于命脈系統的重要性,損壞所造成的間接危害卻巨大。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命脈系統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現在我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這些系統。若這些系統受到損壞,造成的損失會很慘重,美國紐約市就曾因為計算機進水導致內部數據丟失而損失上億萬元。除計算機網絡系統,更易受影響的是交通系統,洪災會使交通癱瘓,人們不能正常出行工作,間接造成的損失不計其數。此外,水、電、氣等系統若受到損壞,都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間接的都會造成經濟損失。
孕災的環境
孕災環境是指形成洪澇災害的環境,分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兩種。城市洪澇災害的孕災環境主要包括城市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局地環流背景,其中后者影響城市降水。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房屋建筑增加,水泥或者瀝青路面增多,導致地表徑流系數變大,雨水滲入減少;且由于人們對供水需求的增加,導致地下水被超額采用,從而地面沉降現象加劇,地面沉降會對很多城市基礎設施產生不良影響,如排水管,最終使城市排澇能力下降,增大洪災發生的概率;城鎮化還會導致“熱島效應”的發生,該效應會使城市及周邊的溫度及環流發生變化,導致雨水量增大,增大了洪災發生的可能性等等。
猜你感興趣:
1.城市洪澇災害成因
5.自然災害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