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文章80后
創業文章80后
在創業時期中必須靠自己打出一條生路來,艱苦困難即此一條生路上必經之途徑,一旦相遇,除迎頭搏擊無他法,若畏縮退避,即等于自絕其前進,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創業文章80后,希望大家喜歡。
創業文章80后:中國80后與60后的創業區別
中國30多年的市場經濟變化,創業成為了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不管是政府、企業、學校、家庭都在支持創業、鼓勵創業。這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事。
然而,現在的市場發生了變化,環境發生了變化,人發生了變化。因此,創業者的創業意識、創業模式、創業理念、創業目的都需要發生變化,這才能使創業者更成功創業。那么中國60后創業與80后創業的有什么區別呢?
60后創業是逃離痛苦,80后創業是追求快樂
因為一個人的創業動力來源于兩點:一是逃離痛苦,二是追求快樂。中國60后的創業者多數比較貧窮,所以前者是被動選擇創業,后者是主動選擇創業;前者是為了生存而創業,后者是為了發展而創業。
為什么60后的創業者更關注金錢,80后的創業者更關注成就呢? 因為60后的老板是沒錢而走上了創業道路,80后的老板是有錢而走上了創業道路。所以60后的創業決心比80后創業決心要大得多。其實,他們當年創業并沒有什么宏偉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僅僅只是為了生活過得更好一點,所以今天大多數成功者就是這樣被逼出來的。
然而,80后的創業者即使現在不創業一樣過得很舒服,至少他們不會為眼前的生活擔憂。可是為什么他們需要選擇創業呢?因為80后的年輕人需要證明自身的價值,自身的能力,而且現在的創業條件和創業政策比20多年前要好得多,所以80年的創業者為了追求快樂,追求成就選擇了創業。
60后創業是產品競爭,80后創業是客戶競爭
因為中國在20多年前,產品極度短缺,所以工廠生產什么,市場就需要什么,只有老板有本錢,會生產,就可以借助市場先機賺錢。所以60后的創業者多數是靠制造業創造財富。
然而,中國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變化以后,創業者越來越多,產品也越來越多,當市場發生激烈競爭以后,企業不再是靠產品致勝,而是靠客戶致勝。這時候,誰擁有了客戶,誰就為成為贏家。因此,80后的創業不再關注產品競爭,而是更加重視客戶競爭。
為什么今天的商業打敗了工業?因為企業生產什么不重要,銷售什么才重要。在工廠時期是質量競爭,企業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當產品嚴重同質化的時候,企業更關注品牌競爭,銷售不出去的產品就是廢品。所以80后的創業者更偏向于創辦營銷型企業、服務型企業,只有客戶才能創造財富。
60后創業是滿足需求,80后創業是創造需求
因為人類都是先追求物質生活,再追求精神生活,所以中國在20多年前,當人們的物質生活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企業生產什么,消費者就購買什么。那時候的中國市場往往是產品供不應求。
然而,當大量的企業,大量的產品投向市場以后,客戶的選擇多了,他們有了錢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買到相同的產品了,所以這時候的客戶就開始挑剔了。他們不再是為了生存需求而購物,而是為了精神需求、情感需求而購物了。
只要人類的需求無止境,產品的開發就永無止境。企業不再是靠制造生存,而是需要靠創造獲勝。我們需要在產品的研發上、功能上、制造上、包裝上、銷售上、使用上、運輸上多想辦法、多出點子、多做文章。才能不斷地迎合消費者的喜愛。
何謂好產品,只有客戶喜歡的產品才是好產品,這不需要理由,你只需要讓他高興就行(當然,不能坑害客戶)。因為今天的客戶不再是為產品功能買單,而是為產品價值買單,而這個價值的高低取決于客戶的價值觀,所以80后的創業者要充分了解客戶的內心需求,才能出奇制勝。
60后創業是傳統創業,80后創業是網絡創業
因為企業是一家贏利機構,所以創業就一定要創造財富。然而,誰能給企業帶來財富,不是父母、不是銀行,而是消費者、是客戶,他們才是企業獲勝的保障。因此,企業的競爭最終都是客戶的競爭,誰擁有了最多的客戶、最大的客戶,誰是會成為最后的贏家。
中國經歷了20、30年的市場變化,今天的客戶都由網下跑到網上去了,如果客戶都離開了傳統市場,我們卻還在傳統市場中傻傻地等待他們,這不是與消費者的行為背道而馳嗎?
因此,智慧的企業家都明白,我們不能左右消費者的思想和行為,更不能違背社會發展趨勢,市場發展規律,而是要學會與時俱進。因為企業是靠客戶生存,所以客戶在那里,我們的企業就需要往那里開。現在全國差不多一半的人在上網,將來上網的人一定會更多,所以網絡創業一定會成為未來的主流,這就是80后的創業商機。
今天有的大企業的倒閉,不是被競爭對手打垮的,而是被趨勢淘汰的。因此,80后的創業者一定要顛覆傳統的思維模式,尋找新的市場發展商機,別再盲目地模仿和復制傳統企業的經營模式了。學習的關鍵不是回憶過去,而是面向未來。
創業文章80后:沒錢怎么創業?不是錢的事兒!
沒錢怎么創業:不是錢,是使命。
當朋友們開創事業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是使命:你做的事情有什么意義和價值? 使命感是事業的根基,因為獨木不成林、團結力量大,任何事情都要有人愿意追隨你,你沒錢給高工資,就要有前景給人家看,讓人家覺得跟你干有出息。其實老祖宗早就總結好了這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沒錢怎么創業:不是錢,是戰略。
當年打仗,也沒錢,但是能打勝仗,究其原因,戰略得當其一也。
老祖宗總結的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創業的朋友們,雖然我們不能等待什么都有了再去打仗,但是起碼在打仗之前要對這仗怎么打,怎么打的贏要有個計較。不然你不是害了你的鞍前馬后嗎?等你把大家伙都害齊了,你還有命嗎?
沒錢怎么創業:不是錢,是團隊。
看家說了,現如今,口袋里沒幾個錢,誰傻傻地陪你闖蕩啊?說的好!說完了就該檢討自己了,除了錢,你都搞不定別人和你標著膀子干,這事業,不創也罷。
現在人聰明得緊,愿意幫你出錢和不要錢都愿意和你干事的人多了去了,是不是會和你一起干,要看你和你的事業的魅力到底有多大了。沒錢就要有辦法、有遠景、有趕緊干點錢出來給兄弟們喝點小酒的門路,這幾樣不是很難辦的,動動腦子,辦法很多。
沒錢怎么創業:不是錢,是實現。
你帶隊伍打仗,總是要有些個目標的,尤其是沒錢帶隊伍的那種,你必須把承諾和設計的目標一個一個的實現嘍,一直到錢開始往你口袋里頭鉆。
能按部就班實現目標,士氣就跑不掉;士氣在,隊伍就不會散;隊伍不散,成功就指日可待。所以創業路上的朋友們,大家要好好檢討帶隊伍的方法。等到你能團結一幫有激情、有智慧、有眼光、有實干的人在身邊去實現一個一個的目標,你創業的夢想也就基本上實現了。
但是話說回來,錢不是沒作用,要看你怎么用了。這里贅言幾句,講講科學用錢。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就是錢要用在關鍵的地方,這錢啊,一般都是用在刺刀見紅的時候。創業要找點錢,為什么要找錢?不是為了去啟動自己的事業,在賺錢的時候卻是你最需要資金的時候。
不記得誰講過:中國沒有秘密,中國的秘密撐死了也就半年的命。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你不賺錢沒關系,眼前一片蔚藍的海洋,一旦你賺錢了,就有人和你爭了,曾經的藍海就漂紅了,這時候,你得去和別人爭。
爭是門學問,這時候,你光是有團隊不夠,還得要有錢,靠自己那幾個原始積累,你只能爭點兒殘羹剩飯,你那時候得要很多錢,把所有出來和你搶東西的全部給滅了,這樣事業才能做大。
所以,創業之初,錢不是必要條件。創業小成以后,才真正用得上錢,普通人更需要機會!
創業文章80后:創業就像談戀愛要不怕挫折
很多同學畢業想創業,因缺乏經驗,挺茫然。其實,創業和談戀愛,頗有相似之處。
創業要找到合適的方向,在眾多選擇中發現正確的項目。這就像尋找合適的戀愛對象,往往得經過好多場相親。
每一個創業項目都必須接受市場的檢驗,既然是檢驗,就存在失敗的風險。就算到最后沒有成功,吃一塹、長一智,創業者會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什么樣的項目才真正具有商業前景和發展潛力。
找到了對的戀人并不能保證一段感情能夠走到最后,彼此之間的相處方式也很重要。雙方要保持平等,一起積極地為感情付出努力,既保有共同的生活,也保證個人的空間。與之類似,在創業中合伙人之間同樣需要梳理出恰當的合作模式。每個人都應該平等地為項目承擔風險,在資金、創意、人脈、時間、精力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既要維持團隊利益的一致性,又要清晰地劃分個體的權益。
專業化的合作模式會最大程度上釋放優質項目的效益,但初涉創業的人卻很難掌握,往往需要栽幾個跟頭,方能了然于胸、游刃有余。
失戀的苦澀能讓人成長,找到那個更好的自己。人在年少時猶如長刀利刃,此時遇到愛情,不僅容易傷人,而且容易折斷。挫折之后鋒芒盡斂,會從容自信、寬厚包容,時刻準備好一份美麗的心情,分享給等候在人生下一站的愛人。創業的失敗也能讓人成熟,淬煉出一個不一樣的自我。正是在一次次磨礪中,創業者積累了經驗,褪去惶恐與焦躁;提高了能力,不再膚淺和自卑;強大了內心,愈加堅定與執著。人如河流,艱難困苦可以讓內心的河床拓寬加深,縱然遇到更多的激流險灘也能平穩渡過,安瀾如湖。
錯誤之于創業,失敗之于戀愛,都不可怕。不敢嘗試的人不會遭遇失敗,因為他從一開始就失敗了。勇于試錯,敢于求敗,這樣的人,才配憧憬美好的未來。
看過“創業文章80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