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準備升初中的時候,這時做好復習整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關于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六年級數學教學方法,僅供參考。
六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一、改變教育理念,適應新課改要求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們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不能僅僅固守著過去老式的教育理念不放,而是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地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我們教師已經從傳授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交往者、督促者以及研究者。我們需要從自己的心理層面上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只有心理層面上發生了改變,才會引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生變化,才會做到處處以學生為根本,處處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我們傳統的教學觀念集中體現了"為教而教,為知識而教"的理念。而現代的教學觀念集中體現的是"為學而教,為育人而教"和"為人的發展而教"的理念。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去引導、去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無論學習什么科目都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以學生的探索性學習為主,我們教師應該創設一個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去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各個不同方面來思考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自主地去探索。我們可以假設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多加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積極引導,啟發學生的創造力;拓寬教學面,引導學生思維的多元化。
三、多種鼓勵式教學
如何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也是新改革中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環節。假如不能夠恰當地對學生給予評價,就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失去對數學的自信心。因此,正確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鼓勵式教學是我們所必須實行的。評價的真正目的就是最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通過正常的考試,我們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可以有的放矢地去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同時在學生取得進步后,我們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積極地鼓勵學生,這樣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對策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過程當中,是學生對小學階段的整個數學知識的綜合復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所復習的內容已經是學生在以往年級的數學學習當中所學習過的,所以說對于重復的知識,學生并沒有很大的興趣去學習,并且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在復習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斷的進行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較多,對于小學生來說復習任務較重,而留給學生進行復習的時間又不是很多,所以說整個學生復習的任務較重,對于教師來說,如何做好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這也是一個具有難度的問題,需要教師在實際的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當中進行不斷的探討。下面將對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的對策進行分析。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作為數學復習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所以應該從學生的學習態度開始[1]。在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不斷的去引導學生去正確的復習數學,不僅僅要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另外一方面還需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和質量,而如何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引導,去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持續的數學復習當中,需要去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面對已經學習過的重復的數學知識內容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所復習的數學知識,通過一些新的知識的加入和引導,使學生可以對新的問題進行探究,從而促進學生在數學的復習學習當中可以更積極的投入到其中。比如在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的教學當中,如在“百分數的使用”復習過程中,精心設置了一個爸爸到商店給兒子買玩具,與店主討價還價的情境。店主說道:“我可以給您打七折優惠。”爸爸認真地說:“不要,我要你給我打八折。”店主突然大笑。這時,老師問道:“同學們,這家店主為什么笑了呢?”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思考興趣。然后老師再講到,如超市、書店等都會對有些商品進行打折處理,但打折是根據原價的百分之幾進行出售的。因此,在購買打折商品時,你們能夠幫助大人計算出打折后的價格嗎?隨后,老師再提問:“假如你是商店的老板,碰巧你的鄰居帶了1000元來店里購物,變形金剛售價500元,布娃娃是變形金剛的70%,樂高積木價格是變形金剛的50%,陀螺的價格是變形金剛的30%,但是鄰居身上的錢不夠,需要您打幾折才能將這些東西買回家呢?”通過學生在解決問題當中,與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并且可以在這種環境下,很大的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欲望,從而培養了學生在復習當中的數學學習興趣。
2.對比分析問題。
學學在對數學知識的復習當中,因為所需要復習的知識量較大,所以說學生在解決和分析一些數學問題時會出現思維定勢等情況的出現,導致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復習當中沒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在小學六年級數學的復習教學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將問題可以更為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的敏捷,在解決和分析分析時更加的快速,從而從根本上降低了學生解決問題的難度,使學生更加的具有成就感。
比如在百分比的數學復習教學當中,教師通過對同一題型不同要求的題目進行舉例。
(1)學校有足球50個,排球是足球的50%請問排球有多少個?
(2)學校有足球50個,排球比足球多50%請問足球有多少個?
(3)學校有足球50個,排球比足球少50%,請問足球有多少個?
通過這種相同題目不同要求并且不同解決和答案的題型進行對比,然后使學生可以更為直觀的看到題目,更好地理解題目。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必考知識點總結
分數乘法知識點
(一)分數乘法意義:
1、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分數乘整數”指的是第二個因數必須是整數,不能是分數。
2、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一個數乘分數”指的是第二個因數必須是分數,不能是整數。(第一個因數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數乘法計算法則:
1、分數乘整數的運算法則是:分子與整數相乘,分母不變。
(1)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可先約分再計算。(整數和分母約分)(2)約分是用整數和下面的分母約掉公因數。(整數千萬不能與分母相乘,計算結果必須是最簡分數)。
2、分數乘分數的運算法則是:用分子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積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數乘法算式中含有帶分數,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再計算。
(2)分數化簡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
(3)在乘的過程中約分,是把分子、分母中,兩個可以約分的數先劃去,再分別在它們的上、下方寫出約分后的數。(約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須不再含有公因數,這樣計算后的結果才是最簡單分數)。
(4)分數的基本性質:分子、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三)積與因數的關系:
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大于這個數。a×b=c,當b >1時,c>a。
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小于這個數。a×b=c,當b<1時,c<a(b≠0)。< p="">
一個數(0除外)乘等于1的數,積等于這個數。a×b=c,當b =1時,c=a 。
在進行因數與積的大小比較時,要注意因數為0時的特殊情況。
(四)分數乘法混合運算
1、分數乘法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相同,先乘、除后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分數乘法同樣適用;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數的意義:乘積為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1、倒數是兩個數的關系,它們互相依存,不能單獨存在。單獨一個數不能稱為倒數。(必須說清誰是誰的倒數)
2、判斷兩個數是否互為倒數的標準是:兩數相乘的積是否為“1”。例如:a×b=1則a、b互為倒數。
3、求倒數的方法:
①求分數的倒數:交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數的倒數:整數分之1。
③求帶分數的倒數:先化成假分數,再求倒數。
④求小數的倒數:先化成分數再求倒數。
4、1的倒數是它本身,因為1×1=1
0沒有倒數,因為任何數乘0積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數的倒數是假分數,真分數的倒數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數的倒數小于或等于1。帶分數的倒數小于1。
(六)分數乘法應用題——用分數乘法解決問題
1、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單位“1”的量,求單位“1”的量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單位“1”的量與分數相乘。
2、巧找單位“1”的量:在含有分數(分率)的語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單位“1”對應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單位“1”。
3、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單位時間內行駛的路程。
速度=路程÷時間時間=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單位時間指的是1小時1分鐘1秒等這樣的大小為1的時間單位,每分鐘、每小時、每秒鐘等。
4、求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
多:(甲-乙)÷乙少:(乙-甲)÷乙
數與代數知識點
一、分數乘法
(一)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1、分數與整數相乘: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整數和分母約分)
2、分數與分數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積做分母。
3、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注意:當帶分數進行乘法計算時,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再進行計算。
(二)規律:(乘法中比較大小時)
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大于這個數。
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0除外),積小于這個數。
一個數(0除外)乘1,積等于這個數。
(三)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
(四)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分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二、分數乘法的解決問題(詳細見重難點分解)
(已知單位“1”的量(用乘法),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1、找單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個數的幾倍:一個數×幾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一個數× 。
3、寫數量關系式技巧:
(1)“的”相當于“×”(乘號)
“占”、“是”、“比”“相當于”相當于“=”(等號)
(2)分率前是“的”:
單位“1”的量×分率=分率對應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單位“1”的量×(1±分率)=分率的對應量
二、分數除法
(一)倒數
1、倒數的意義: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強調:互為倒數,即倒數是兩個數的關系,它們互相依存,倒數不能單獨存在。(要說清誰是誰的倒數)。
2、求倒數的方法:(原數與倒數之間不要寫等號哦)
(1)求分數的倒數:交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數的倒數:把整數看做分母是1的分數,再交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帶分數的倒數:把帶分數化為假分數,再求倒數。
(4)求小數的倒數:把小數化為分數,再求倒數。
3、因為1×1=1,1的倒數是1;
因為找不到與0相乘得1的數0沒有倒數。
4、對于任意數a(a≠0),它的倒數為1/a;非零整數a的倒數為1/a;分數b/a的倒數是a/b;
5、真分數的倒數大于1;假分數的倒數小于或等于1;帶分數的倒數小于1。
(二)分數除法
1、分數除法的意義:
分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表示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3、規律(分數除法比較大小時):
(1)當除數大于1,商小于被除數;
(2)當除數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數;
(3)、當除數等于1,商等于被除數。
4、“[ ] ”叫做中括號。一個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三)分數除法解決問題(詳細見重難點分解)
(未知單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單位“1”的量。 )
1、數量關系式和分數乘法解決問題中的關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單位“1”的量×分率=分率對應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單位“1”的量×(1分率)=分率對應量
2、解法:(建議: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據數量關系式設未知量為x,用方程解答。
(2)算術(用除法):分率對應量÷對應分率=單位“1”的量
3、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就用一個數÷另一個數
4、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
①求多幾分之幾:大數÷小數– 1
②求少幾分之幾:1 -小數÷大數
或①求多幾分之幾(大數-小數)÷小數
②求少幾分之幾:(大數-小數)÷大數
(四)比和比的應用
1、比的意義: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2、在兩個數的比中,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或整數表示)。
例如
15:10 = 15÷10=1.5
∶ ∶ ∶ ∶
前項比號后項比值
3、比可以表示兩個相同量的關系,即倍數關系。也可以表示兩個不同量的比,得到一個新量。
例:路程÷速度=時間。
4、區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可以寫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數表示。
比值:相當于商,是一個數,可以是整數,分數,也可以是小數。
5、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兩個數的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數的聯系:
7、比和除法、分數的區別:除法是一種運算,分數是一個數,比表示兩個數的關系。
8、根據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項不能為0。
體育比賽中出現兩隊的分是2:0等,這只是一種記分的形式,不表示兩個數相除的關系。
(五)比的基本性質
1、根據比、除法、分數的關系:
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時(0除外),分數值不變。
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2、最簡整數比: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并且是互質數,這樣的比就是最簡整數比。
3、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4.化簡比:
(1)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
①用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
②兩個分數的比:用前項后項同時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再按化簡整數比的方法來化簡。
③兩個小數的比:向右移動小數點的位置,先化成整數比再化簡。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最后結果要寫成比的形式。
5.按比例分配: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已知兩個量之比為,則設這兩個量分別為。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時間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時間比則為5:4)
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成反比。
(如:工作總量相同,工作時間比是3:2,工作效率比則是2:3)
三、百分數
(一)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1、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百分數是指的兩個數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數和分數的主要聯系與區別:
(1)聯系:都可以表示兩個量的倍比關系。
(2)區別:
①意義不同: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的倍比關系,不能表示具體的數量,所以不能帶單位;
分數既可以表示具體的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的關系,表示具本數時可以帶單位。
②、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分數的分子不能是小數,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數。
3、百分數的寫法: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在原來分子后面加上“%”來表示。
(二)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1、小數化成百分數: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2.百分數化成小數: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同時去掉百分號。
(三)百分數的和分數的互化
1、百分數化成分數:
先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母是否100的分數,能約分要約成最簡分數。
2、分數化成百分數:
①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分數分母擴大或縮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寫成百分數形式。
②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四)常見的分數與小數、百分數之間的互化
圓的面積知識
1、圓的面積: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用字母S表示。
2、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3、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1)、用逐漸逼近的轉化思想:體現化圓為方,化曲為直;化新為舊,化未知為已知,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
(2)、把一個圓等分(偶數份)成的扇形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像越接近長方形。
(3)、拼出的圖形與圓的周長和半徑的關系。
4、環形的面積:
一個環形,外圓的半徑是R,內圓的半徑是r。(R=r+環的寬度.)
S環= πR2-πr2或
環形的面積公式:S環=π(R2-r2)。
5、一個圓,半徑擴大或縮小多少倍,直徑和周長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而面積擴大或縮小的倍數是這倍數的平方倍。
例如:
在同一個圓里,半徑擴大3倍,那么直徑和周長就都擴大3倍,而面積擴大9倍。
6、兩個圓:半徑比=直徑比=周長比;而面積比等于這比的平方。
例如:
兩個圓的半徑比是2∶3,那么這兩個圓的直徑比和周長比都是2∶3,而面積比是4∶9
7、任意一個正方形與它內切圓的面積之比都是一個固定值,即:4∶π
8、當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周長相等時,圓面積,正方形居中,長方形面積最小。反之,面積相同時,長方形的周長最長,正方形居中,圓周長最短。
9、確定起跑線:
(1)、每條跑道的長度=兩個半圓形跑道合成的圓的周長+兩個直道的長度。
(2)、每條跑道直道的長度都相等,而各圓周長決定每條跑道的總長度。(因此起跑線不同)
(3)、每相鄰兩個跑道相隔的距離是:2×π×跑道的寬度
(4)、當一個圓的半徑增加a厘米時,它的周長就增加2πa厘米;當一個圓的直徑增加a厘米時,它的周長就增加πa厘米。
10、常用各π值結果:
2π = 6.28 3π = 9.42
4π = 12.56 5π = 15.7
6π = 18.84 7π = 21.98
8π = 25.12 9π = 28.26
10π = 31.4 16π = 50.24
25π = 78.5 36π = 113.04
64π = 200.96 96π = 301.44
小學六年級數學綜合測試題
一、填空題;每題2分,共40分
1、在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里畫一個最大的圓,圓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2、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最大角與最小角的度數比是5:1 , 最小角是 度;
3、一個圓的直徑增長一分米,它的周長增加 分米;
4、一個包里有8個黃球和2個白球,每次從中任意摸出1個球后仍放回包里;這樣摸10000次,摸出白球的次數約 次;摸出白球的次數約占總次數的 ;
5、把 3 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長是這根繩子的 ,每段長 米;
6、一幢樓房20層高,相鄰兩層有15級臺階,某人從1層到20層,要走 級臺階;
7、數學競賽題共20道;每做對一題得8分,做錯一題倒扣4分;小麗得了100分,她做對了
道題;
8.最小的質數和最小合數積的倒數是 ;
9、一根鋼管長20M,用去了16M,用去了 %,還剩 %;
10、6比15少 %,15是6的 %; 11、比
43米少4
3
是 米; 12、五年級人數比六年級人數少10%;如果五年級有學生180人,那六年級有學生 人;
13、五個數的平均數是20,若把其中一個數改為40,則平均數是25,這個改動的數是 ; 14、一塊長方形菜地,長與寬的比是10:7,如果長減少10米,寬增加17米,就變成一個正方形;這塊長方形菜地的面積是 平方米;
15、十幾輛卡車運送315桶汽油,每輛卡車運的桶數一樣多,且一次運完.那么, 每輛卡車運 桶;
16、我國有13億人員,每人節約1分錢,可以節約 元,用這些錢幫助我國失學兒童重新上學,每人給400元,可以幫助 名兒童重新上學;
17、一歲的小海龜問媽媽:我什么時候才能像你那么大;媽媽告訴他:等你像我這么大年齡時,我就19歲了,海龜媽媽現在 歲;
18、一年級的小朋友練習寫數,那么他從1寫到100,在這100個數中,共寫了 個“1”; 19、甲、乙兩人比賽爬樓梯,當甲跑到第四層時,乙恰好跑到第三層,照這樣計算,甲跑到第16層時,乙應跑到第 層;
20、用64塊1立方厘米正方體組成一個大的正方體,然后把這個大正方體表面涂上紅色,再把
這大正方體分成原來的64塊小正方體;這64塊小正方體中 塊涂有紅色;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
1、5比4多25%,4就比5少25%;
2、甲數的25%等于乙數的20%,甲、乙不為0,甲數大于乙數;
3、一件商品先提價15%,再降價15%,現價與原價相同;
4、五成是50%,七成五是75%,八折是8%;
5、甲數是乙數的五分之一,乙數就是甲數的五倍;
6、某班植樹101棵,成活100棵,成活率是100%;
7、一根短木棍的長度是58%米;
8、楊樹是柳樹的75% ,就是說楊樹比柳樹少25%;
9、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就是分母為100的分數,因此和分數的意義相同,用法一樣;
10、水結成冰后體積增加十分之一,這時水的體積是冰的十一分之十;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
1、白兔有60只,比黑兔多20%,黑兔有多少只 列式是: A 、60÷20% B 、60÷1+20% C 、60×1+20%
2、一種商品現價4元,比原價降低了1元,比原價降低了 ; A 、20% B 、25% C 、80%
3、一件衣服,先提價20%,過了幾天后又降價20%,這時
A 、現價和原價相等
B 、現價比原價高
C 、現價比原價低
D 、無法確定 4、甲數是20,乙數是15,20—15÷20=5÷20=25%表示 ;
A 、乙數是甲數的25%
B 、乙數比甲數少25%
C 、甲數比乙數多25% 5、加工一個零件,甲用5小時,乙用4小時,甲的工作效率比乙低 ;
A 、 51
B 、 4
1
C 、201
D 、1
四、簡便計算;每題5分,共20分
397×0.15+201×0.45 2017÷20172018
2017
112233-112.233÷224466-224.466 9.81×0.1+0.5×98.1+0.049×981
五、解決問題;每題6分,共30分
1、王科長第一次購進4個水杯和3個保溫杯共花了54元錢,第二次購進8個水杯和4個保溫
杯,一共花了78元,水杯和個保溫杯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2、買鋼筆用去總錢數的
4,買故事書用去8元,這時用去的錢數與剩下的錢數比是7:5;你知道還剩下多少錢嗎
3、某縣參加數學競賽的400名學生的平均分是70分,其中男生的平均分是55分,女生的平均分是80分,男生比女生多多少名
4、甲、乙兩倉庫共有化肥250噸,運出甲倉庫的51和乙倉庫的41共55噸,送往張莊供銷社出售;甲、乙兩倉庫原來各有化肥多少噸?
5、一條大河上有A 、B 兩個碼頭,A 在B 的上游50千米處,甲、乙兩船分別從A 、B 兩碼頭同時出發向上游行駛,兩船的靜水速度相同且始終保持不變;甲船出發時有一物品從船上落入水中飄浮,10分鐘后,此物品距甲船5千米,甲船在行駛20千米后折回向下游追趕此物,追上時恰好與乙船相遇,那么,水流的速度是多少
小學六年級數學學習方法
1 整理知識 ,歸納方法
知識整理主要對所復習的內容進行分類歸納,有序整理,使其系統化。
主要操作是先讓學生初步進行典型練習,尋找發現規律,在此基礎上將零碎的知識系統梳理、綜合,從而上升為可感受的規律和學習方法。
教師在這一環節要把握要領,精講善導,生生、師生合作,在練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表格、提綱或圖等形式把有關的知識、規律和方法整理出來。
比如:講復合應用題時,應用題是一大難點,涉及類型較多,用到的數量關系也很多,這時我們就不應只是就題論題,而應教給學生一些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復合應用題解題方法就是分析法和綜合法兩種,要么從已知條件出發,推導出最后的問題;要么從問題出發,推到最原始的已知條件。
再比如:列方程解應用題,我們可歸納幾類,然后教會學生找等量關系的方法,這樣就可把內容繁雜的知識歸為幾類,以一般的規律[1]性知識去對待多種題目,從而把課本從厚教到薄。
2 查漏補缺,鞏固和強化薄弱環節
查漏補缺是復習的重要內容。
所以在復習前摸清學生中“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復習課中應十分重視補缺漏和糾錯誤。
摸清“缺漏”和常見的錯誤,平時摘記學生作業中的問題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在復習課之前先根據相關內容和教學要求作摸底調查也非常必要。
需要注意的是調查題應以母題考察為主,不出偏題怪題,題量也應適中。
然后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對易錯、常錯以及容易混淆的問題多變題型,讓學生反復練習,以強化對薄弱環節的掌握和鞏固。
總之,要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變式練習和深化練習,找到學生知識的生長點。
3 加強知識間的聯系,橫向、縱向聯系相整合
只有把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結合起來,才會對知識有充分的掌握。
比如:應用題的教學,在初學過程中,縱向聯系比較突出,分為整數、小數、分數幾大類分別講解,而在12冊復習時橫向聯系比較突出,如何把二者結合起來?我認為可在復習12冊時涉及到哪類應用題.就拿出初學這部分應用題的課本進行縱向復習。
然后再復習12冊相關內容。
再比如:甲數是24,甲、乙兩數的比是3:2。
求甲、乙兩數之和,我們可以列為24÷3×2+24(按份數解),也可以24÷3/2+24(按倍數解),還可以列為24×2/3+24(按分數解),還可以列為24÷3/5 (按比例分配),這樣就加強了知識間的橫向聯系,把分數、份數、倍數、比例的知識結合起來,既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又鍛煉了學生從多角度思維問題的能力。
再比如:一些應用題,既可用算術方法解,又可用方程解,可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解,從多種角度加以分析,加強兩種解法之間的聯系,在比較中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4 分層教學,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
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想提高后進生的成績,就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自覺地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后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5 加強知識的拓展
復習要重溫學過的知識,強化技能,但更重要的是應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體
現提高、發展,所以知識要向外延伸拓寬,讓學生發散思維,提出見解性的問題,加強創新意識的培養。
比如:復合應用題,我們總結了一些規律或解題思路,但
復合應用題可能涉及好多數量關系,但它們用到的分析方法就只有分析法和綜合法兩種,我們可以用這兩種方法去分析涉及不同數量關系的應用題,從而教會學生解答不同類型的復合應用題。
實現對知識的擴展過程。
再比如:幾何初步知識的復習,課本上只出現了一些計算公式,而推導過程表現得不太具體。
我們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就應該細講一下推導過程,把課本上的知識展開。
課本上出現的題較簡單,或類型較少,而實際做題時發現學生好多題無法做,這也許是沒把課本知識進行擴展的緣故。
總之,復習課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同的學習方式,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彌補以往學習知識的不足。
還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和討論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提供一個得以發揮的自由空間,進而達到提升知識、發展學生技能,使學生圓滿地完成小學數學學習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