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分數線邊緣的大學_高考分數比較低的本科
▓高考志愿表填寫樣本 |
▓高考志愿填報表范本及報考要求 |
▓高考志愿模擬填報怎么填 |
▓高考填志愿是怎么填的 |
<p style="text-indent: 2em;
對于高考分數過二本線的考生來說,其實比較在意的是,四年后的就業問題,最好能選個好點的學校,競爭力稍微大一些。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于二本分數線邊緣的大學_高考分數比較低的本科,希望你喜歡。
二本分數線邊緣的大學
1、濟南大學
前身之一是創建于1948年的原山東建材工業學院,是原國家建材工業部在全國按地域分布設立的四所部屬高校之一。原濟南聯合大學前身為1978年建校的濟南師范專科學校和1983年建校的濟南職業大學。2000年山東建材工業學院和濟南聯合大學合并組建濟南大學。2001年原濟南民政學校和原山東物資學校并入。國家特色專業4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省屬重點高校,在材料科學、化學化工、醫學領域優勢突出。
2、成都醫學院
坐落在四川成都市,前身為創建于1947年的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2004年8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學校整體移交四川省并定名為成都醫學院。開設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全科醫生)、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麻醉學、藥學、等18個本科專業,建有1所直屬附屬醫院。以醫學為特色。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是省級特色專業。
3、遼寧醫學院(現更名為錦州醫科大學)
坐落于風景秀麗的遼寧西部歷史文化名城——錦州。學院誕生于革命戰爭年代1946年,原名遼吉軍區衛生干部學校,1947年改名為遼北醫學院,1949年遷址遼寧省錦州市,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錦州醫學院,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遼寧醫學院。2015年更名為錦州醫科大學。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以醫學為特色。建有外科學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分子細胞生物學與新藥開發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4、山西醫科大學
前身為創建于1919年的山西醫學傳習所。1953年獨立建校更名山西醫學院。1955年山西、江蘇、山東、浙江四所醫學院的衛生系合并組建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成為全國保留有衛生系的六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1996年更名山西醫科大學。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3個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生理學。國家特色專業5個:臨床醫學、法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省屬重點高校。以醫學為特色。口腔醫學、藥物制劑、公共事業管理是省級特色專業。
5、重慶工商大學
坐落在重慶市,2002年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并成立。原渝州大學創建于1978年。原重慶商學院創建于1985年,隸屬于原商業部。國家特色專業4個: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經濟學。市屬重點高校。以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學科為主。環境工程、貿
6、大連民族大學
是中央部屬高校,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唯一設在東北和沿海開放地區的民族高等學校。也是全國唯一以工科和應用學科為主的民族高等學校。學校1984年立項籌建,1997年正式建校,2006年4月實現國家民委、遼寧省政府和大連市政府三方聯合共建大連民族大學。國家特色專業(6):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藝術設計、日語、生物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以工科為主、民族特色明顯。建有遼寧光電薄膜材料重點實驗室、生物技術與資源利用國家民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7、河北經貿大學
坐落在河北石家莊市,前身為創建于1953年的河北省供銷合作社石家莊合作學校。1995年由河北財經學院、河北經貿學院、河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河北貿易大學。國家特色專業7個:會計學、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政學、網絡工程、對外漢語。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會計學、產業經濟學、企業管理、理論經濟學是省級重點學科。
8、煙臺大學
坐落在山東煙臺市,創建于1984年。國家特色專業4個:法學、應用物理學、藥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現設20個學院(部),46個研究院所,5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法、農、醫、經濟、管理、教育、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省屬重點高校,建有分子藥理和藥物評價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學工程與過程省級重點實驗室、環境保護室內環境省級重點實驗室。
高考分數比較低的本科
1、溫州醫科大學:
前身為創建于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由浙江醫學院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建立,改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溫州醫科大學。擁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國家特色專業4個:臨床醫學、眼視光學、醫學檢驗、藥學。省屬重點高校。學校眼視光學教學和研究名揚海外,素有眼視光學的“中國溫州模式”,成為我國20多所高校眼視光專業的范本,是我國目前在國際視光學界擔任學術職務最高和人數最多的單位。
2、西安外國語大學:
其前身為1951年由西北大學(主頁)俄語系、蘭州大學(主頁)俄語系、中共西北局黨校俄文班合并組建的西北俄文專科學校。1958年更名西安外國語學院。2006年更名西安外國語大學。國家特色專業5個:英語、俄語、法語、旅游管理、翻譯。省屬重點高校。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語院校之一。
3、承德醫學院:
前身為創建于1945年的冀東軍區衛生學校。后為中國醫科大學第四分校、熱河醫學院、承德醫學專科學校等。1982年升格為承德醫學院。國家特色專業2個:臨床醫學、護理學
以醫學為特色,中醫學、臨床醫學是省級重點學科。護理學、臨床醫學是省級品牌特色專業。
4、南京工程學院:
2000年由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和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2001年原隸屬于國家核工業部的南京工業學校并入學校。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前身)于1915年創學校。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前身)于1915年創建的附設機師科,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創建于1946年的江蘇省立蘇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家特色專業3個: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以機械、電力、核工業等為優良傳統。建有先進數控技術省級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
5、哈爾濱理工大學:
1995年由原機械工業部所屬的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電工學院和哈爾濱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學校共有4個辦學區,其中在哈爾濱市有東、西、南3個辦學區,在山東榮成市有1個辦學區,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國家特色專業8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信息與計算科學、金屬材料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屬重點高校,以電力電氣、機械工程、化學化工、材料科學為特色和優勢。
6、吉林財經大學:
前身為創建于1946年的東北銀行總行舉辦的銀行干部訓練班。1978年更名吉林財貿學院。1992年更名長春稅務學院。2010年更名吉林財經大學。國家特色專業6個: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稅務、工商管理、日語、會計學。國家稅務總局與吉林省共建高校,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學校、國家較早成立的財經院校之一、國家第一所稅務本科大學。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市場營銷是省級特色專業。建有物流產業經濟與智能物流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7、山西醫科大學:
前身為創建于1919年的山西醫學傳習所。1953年獨立建校更名山西醫學院。1955年山西、江蘇、山東、浙江四所醫學院的衛生系合并組建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成為全國保留有衛生系的六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1996年更名山西醫科大學。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3個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生理學。國家特色專業5個:臨床醫學、法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省屬重點高校,以醫學為特色。口腔醫學、藥物制劑、公共事業管理是省級特色專業。
8、廣東金融學院:
坐落在廣東廣州市,創建于1950年。2004年由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廣東金融學院。國家特色專業:金融學。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素有“華南地區金融人才的搖籃”之稱。保險學、動與社會保障、市場營銷是省級特色專業。
9、東北電力大學:
創建于1949年。1958年更名吉林電力學院。1978年更名東北電力學院。2005年更名東北電力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電力工科學校。國家特色專業5個: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應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屬重點高校。以電力特色為主。土木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建筑環境、設備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會計學是省級特色專業。
10、吉林建筑大學:
前身為創建于1956年的長春城市建設工程學校。1960年更名長春建筑工程學院。2013年更名長春建筑大學。國家特色專業2個:給水排水工程、建筑學。在北方寒地建筑節能、先進建筑結構材料和綠色建筑材料、先進工程裝備制造、熱能回收與利用、流域水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城市規劃設計等領域特色明顯。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一、理性選擇,綜合定位
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專業,這一問題需結合個人需求進行辯證分析,關鍵要看考生具備什么樣的實力。比如,學習成績優異或畢業后想繼續深造者可優先考慮院校為主;成績沒有明顯優勢但希望就讀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離和分數”的關系,就可以選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院校或考慮偏冷門專業沖沖看;有明確專業取向或畢業后先考慮就業或所選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時,可優先考慮專業。下面提供選擇志愿的一些參考思路:
1、根據專業選報。若考生對專業有明確要求,可首先選擇幾個比較心儀的專業,然后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相應專業辦學能力較強的學校。
考生在初選專業時,首先可以考慮的是自己有興趣、特長、優勢的專業,然后看當下熱點,以及就業率高的專業。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主干課程、就業及研究領域等(了解專業內涵可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和學校招生網關于專業的介紹)。同時,要對專業的學習難易程度、專業的就業前景和薪酬待遇、學科實力、考研情況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綜合考慮選擇擬報考的專業后,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相應專業辦學能力較強的學校。
2、根據學校選報。若考生比較看重學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選定幾個目標院校,然后在院校內選擇心儀的專業。
考生在初選院校時,應詳細了解擬報考院校的基本情況,在全面了解學校的基礎上,選定自己感興趣又符合報考條件的專業。可以通過瀏覽高校的網站、參加高校舉辦的校園開放日、參加招生咨詢會、在線咨詢、電話咨詢以及閱讀《招生章程》等各種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綜合實力、學科優勢、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升學就業、國際合作、學費標準、入校后轉專業政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顧學校和專業。考生首先應對自身實際情況(總分、位次、單科成績、身體條件等)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知曉自己在全體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儀高校和專業的基礎上,在院校和專業間找個平衡點,綜合定位學校和專業。既考慮高校品牌,又考慮專業的合適性。
上述思路僅供參考,高考志愿填報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定奪,無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就好。在專業(類)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報的志愿數量相對充足,所以考生在選擇志愿時,可以將一定數量的志愿用于“保專業”、一定數量的志愿用于“保學校”,不必墨守成規只采取一種思路選報志愿,多種思路有機結合方能更好地確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篩選并優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開適當的梯度,以增加錄取幾率。從“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如普通類平行志愿填報時,可將自己成績優勢不大卻很喜歡的志愿放在前20-30個,將具有一定優勢也較喜歡的志愿放在中間50-30個,將優勢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個。
三、結合自身實際,規避風險
考生應對自身有較為客觀的判斷,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要結合自身實際選報適合自己的志愿。所選志愿首先要對照高校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所選擇志愿應該與興趣愛好、特長優勢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應該與自己成績位次及身體條件相符合,有利于實現理想抱負和發揮自身潛能;應該與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去向相吻合、與家庭意愿及經濟條件相結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減緩志愿填報風險,但風險不會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應冷靜分析,客觀比較,規避以下誤區產生的風險。
二本分數線邊緣的大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