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退休養老金上調標準方案最新消息
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是大家所關注的,那么2017年退休養老金上調標準方案是怎樣的呢?小編帶來了2017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希望大家喜歡!
2017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
自2017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并向退休較早、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
養老金上調
預算報告:企退人員養老金將迎十二連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年將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寫明,自2017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并向退休較早、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
這意味著在2005年到2015年連續11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基礎上,2017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實現“十二連漲”。
根據預算報告,這一調整是基于統籌考慮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和物價漲幅等因素。2017年我國將努力建立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促進在職和退休人員待遇水平協調增長;還將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堅持精算平衡,建立更加透明易懂的收付制度,進一步健全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
預算報告提出,2017年,我國還將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研究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
截至去年底,江蘇企退人員月基本養老金人均水平達2460元,比“十一五”末增長68%。如按照約6.5%的漲幅測算,江蘇約600萬企業退休人員受益,人均月養老金的增額為159.9元,這意味著2017年江蘇企業退休人員的月人均養老金水平有望達到2619.9元。不過這只是測算,至于具體怎么調,如何與繳費年限掛鉤,江蘇將結合經濟發展、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因素,研究具體的調整方案并報批。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首次安排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退休人員一起調整基本養老金。記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江蘇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企業職工統一的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同樣的繳費標準、待遇計發辦法和調整機制。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原則,2014年10月1日前已退休的“老人”,按照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并參加今后的待遇調整。本次調整,全省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涉及多少人以及平均養老金水平,目前人社部門正在摸底中。
三問養老金:6.5%幅度是否合理?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11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是以每年約10%的增幅上調。我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已從2005年的700多元提高到2015年的2200多元。這次漲幅定為6.5%,是否合理?
全國人大代表、湘西老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儒斌認為,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連續增長10%,主要是依靠國家財政補貼支持。
“近年來,隨著我國財政增速放緩,財政對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補貼壓力明顯增加。”田儒斌說,“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上調6.5%,與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和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是基本同步的。”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認為,養老金此前連續多年上調10%,一是因為養老金起點較低,二是因為我國經濟快速增長。養老金漲幅要高于物價漲幅,但不宜長期超過工資增幅,只要在兩者之間,都是合理的。
衡量退休人員生活水平通行的指標是“養老金替代率(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水平之比)”。國際經驗顯示,當養老金替代率達到70%左右時,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與在職時大體相當,而低于50%時生活質量則明顯下降。
“按照養老金與繳費工資基數的比值計算,2014年我國養老金替代率達到了67%。”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說,盡管統計口徑不同,替代率的結果存在差別,但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替代率近年來一直在上升。也就是說,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1375億多元從哪里來?
養老金上調,錢從哪里來?據人社部統計,2014年,我國企業離退休人數已達到8015萬人,即便不加上2015年退休的企業員工,按6.5%的增幅計,一年也要多出1375億多元的養老金。
“去年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收入是2.7萬億元,總支出是2.3萬億元,當期結余3000多億元,累計結余是3.4萬億元。”尹蔚民說。但各省份之間差異比較大,從長遠看,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增強基金的持續發展能力。
我國的養老保險是“代際贍養”,也就是現在工作的人養已經退下來的人。一個需要加以應對的問題是,我國的贍養比正在逐步降低,原來是3.3:1,現在已經降到2.9:1,而且老齡化正在加速,形勢嚴峻。
全國政協委員司富春建議,我國應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現在我們是省級統籌,如果實行全國統籌,我們可以在更大范圍內調劑余缺、抵御風險。”他還建議,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
兩個“倒掛”怎么辦?
養老金連續上調,一些地方和行業出現了兩個“倒掛”的現象:一是“趕上點”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比多繳、長繳的退休人員養老金高;二是退休人員養老金比在職人員還要高。
“解決這兩個問題,最根本的是要改革養老金計發辦法和調整辦法。”金維剛說。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說,目前人社部正在對養老保險體系進行頂層設計,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完善個人賬戶,體現激勵、約束兩方面的作用。
“在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同時,也要體現二次分配的公平性,也就是繳費和待遇相聯系但不成正比,養老金應適當向低收入群體、弱勢群體等人群傾斜。”褚福靈說,“否則由于基數不同,都是同樣的增幅,會造成養老金絕對差距越來越大。”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奉化滕頭集團董事長傅企平建議,建立養老金調整機制,除了體現上述精神,在參數指標設計上,還要兼顧退休人員的需要。
按基本養老金調整的參照指標分類,國際上主要采用三種調整方法:一是參照消費物價指數,二是參照工資增長率,三是綜合參照二者。
但消費物價指數是一個綜合性指數,有“以全概偏”之嫌。例如,手機、電腦等商品價格可能持續下跌,但退休人員需求較少;而食品、副食、醫療服務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可能持續走高,退休人員需求多。
“因此,養老金調整機制應選取與老年人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務的價格漲幅等作為掛鉤指標。”傅企平說。
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
人社部發〔2017〕3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經國務院批準,從2017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水平。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確定。
三、調整辦法。此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要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照調整辦法大體統一的原則,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繼續確保企業退休軍轉干部基本養老金不低于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要合理確定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部分比重,增強調整辦法的激勵性導向。
四、資金來源。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對中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各地區要通過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基金征繳、完善省級統籌、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養老保險基金補助力度等措施,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不得發生新的拖欠。
五、組織實施。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直接關系各類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敏感度高。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準確解讀政策,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各項工作平穩進行。各地區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合理確定調整水平和調整辦法,對調整養老金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進度、資金保障等作出周密安排,于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后組織實施。各地區要嚴格按照兩部批準的實施方案執行,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不得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對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的地區,將予以批評問責,并相應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的調整方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并組織實施。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2017年4月13日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