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電子商務國家政策內容解讀
2017年國家對電子商務出臺了什么政策,有什么政策值得注意。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電子商務國家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電子商務國家政策
一、強化創新引領,新動能快速成長
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落實和完善“雙創”政策措施。部署啟動面向2030年的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新設6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萬件,技術交易額超過1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上升到56.2%,創新對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二、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實體經濟從來都是我國發展的根基,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實體經濟優化結構,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完善對基礎研究和原創性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技術創新中心,打造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切實落實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落實股權期權和分紅等激勵政策,落實科研經費和項目管理制度改革,讓科研人員不再為雜事瑣事分心勞神。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完善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體系。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實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廣聚天下英才,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定能成就創新大業。
三、讓群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
還專門闡述了消費升級。促進消費穩定增長。適應消費需求變化,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消費環境。
一要加快發展服務消費。開展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教育、養老、醫療等服務。推動服務業模式創新和跨界融合,發展醫養結合、文化創意等新興消費。完善旅游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閑、全域旅游。擴大數字家庭、在線教育等信息消費。促進電商、快遞進社區進農村,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
二要增加高品質產品消費。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范圍,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三要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嚴肅查處假冒偽劣、虛假廣告、價格欺詐等行為,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讓群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
四、推進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經濟全球化符合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全球經濟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主渠道地位,積極參與多邊貿易談判。我們愿與有關國家一道,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全面生效實施,早日結束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繼續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商談投資貿易協定。中國是負責任的國家,作出的承諾一直認真履行,應有的權益將堅決捍衛。
完善促進外貿發展措施,新設1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出口逐步回穩。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新設7個自貿試驗區。
五、鼓勵普惠金融
促進金融機構突出主業、下沉重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止脫實向虛。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六、多措并舉降成本
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的范圍,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千方百計使結構性減稅力度和效應進一步顯現。
七、建設既有現代文明 ,又具田園風光的美麗鄉村
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互促共進,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深化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完善糧食等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深化集體林權、國有林區林場、農墾、供銷社等改革。健全農村“雙創”促進機制,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鼓勵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到農村施展才華。
2017我國多地布局跨境電商新戰略
威海
威海市依托便利的海陸空交通以及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優勢,在全國率先開通中韓海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中韓海運EMS速遞郵路,同時啟動海運、郵運、空運三種方式的對韓跨境直購進口業務,目前,威海市在搭建自有跨境電商平臺的同時與阿里巴巴國際站、大龍網、敦煌網等合作,采取B2B的模式開展進出口業務,全力搶占跨境電商藍海。
從威海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中明顯看出,韓國已成了跨境電商發展的重中之重。
而在發展模式上,《山東省(威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威海將以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B2B)、工廠對銷售商(M2B)模式為主,銷售商對消費者(B2C)、工廠對消費者(M2C)模式為補充。具體發展方案如下:
蘇州
蘇州高新區跨境電子商平臺將建成以B2B出口業務為主,涵蓋跨境電商所有業務模式的跨境電商綜合平臺。其中,境內為線上集成+跨境貿易+綜合服務,境外為海外本土化網貿館。據悉,在2016年12月26日,“蘇州高新區·敦煌網跨境電商項目”簽約。該項目由蘇州高新區跨境電子商務監管中心與敦煌網共同將蘇州市打造成外貿互聯網線上離岸結算中心,推進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便利化,升級蘇州本地外貿金融服務,推動蘇州由傳統外貿“線下強市”成為“線上強市”,由出口為主轉變為進出口雙向,形成“兩線雙向”外貿格局。
杭州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十三五”規劃》,并指出至2020年,國際國內知名電子商務企業以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形式在杭州市有效集聚。打造1—2個營業額超千億的電商產業基地和15個電商特色小鎮、100個電商專業村。同時還全面完善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融合,并定下到2020年,杭州市爭取實現網絡零售額超過5000億元,網絡零售額繼續占全省的30%以上;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00億美元以上的戰略目標。
海南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海南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示范區實施方案》,并定下2020年實現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00億元的目標。方案表明,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底,海南省將全面實施跨境電子商務各項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洋浦保稅港區和海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相關配套設施,推動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
出口方面,《方案》表明將進一步優化跨境電商申報、、核放、納稅等通關作業流程。探索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商品實行簡化分類,推進清單申報通關模式,支持B2B、B2C等多種出口業務模式落地。
當然,相對于目前已有的跨境試點城市(上海、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重慶、天津、福州、平潭)而言,海南省的跨境電商規模仍有一定發展距離。據了解,杭州在去年1到11月,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就高達63.56億美元(相對于436.5809億人民幣),比海南2020年的目標值高好幾倍。
跨境電商仍是資本藍海,而國家政策對跨境電商的扶持也是資本入駐的一大動力。2017年國家政策、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大幅提高,即表現了其作為發展催化劑的重要作用,還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內生性動力。
從市場格局來看,外貿B2B在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中占主導地位。但是B2B信息服務模式瓶頸凸顯,價值提升空間有限。加上近年以來歐美經濟低迷、外幣貶值等因素導致出口增速有所放緩的趨勢,以收取會員費及競價排名費為主的信息服務型電商成長瓶頸已經凸顯。
而出口B2C電商受客群和體驗限制占比小,該類模式面向海外低端客群,增速趨于平穩。行業面臨競爭及成本瓶頸,短期內難為主流。加上海外競爭激烈,散小的出口B2C欠缺強大的競爭力,并且出口B2C依靠中國制造成本低的價格優勢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就總體而言,跨境物流成本高致占到總成本的20%到30%,這讓不少小商家望而卻步,對大企業來說也是不小的成本。目前,跨境電商企業已開始自建物流系統減少物流成本,但是對于小商家而言,物流成本依舊是痛點。
同時,移動端對跨境電商的影響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未來,跨境電商的移動購物的功能將達到新高度,挑選產品、設備間轉移購物、支付將變得更容易。同時。社交媒體將進一步對跨境電商起到推動的作用,為跨境電商賣家帶來重要的引流作用,聚集人氣,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2017電子商務國家政策相關文章:
1.2017電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