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監管政策
2017年監管政策
關于監管政策有哪些,各行業的監管政策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熱點問題。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年監管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監管政策
2017年將成中國銀行業“強監管年”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楊家才7日在北京表示,2017年將是中國銀行業“強監管年、強問責年”,官方將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加大監管處罰力度。
2017年一季度,中國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485件,罰沒金額合計1.9億元人民幣;處罰責任人員197名,其中取消19人高管任職資格,禁止11人從事銀行業工作。
“防范風險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主題,也是銀行監管者的首要使命。”楊家才在當天舉行的銀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銀監會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為主要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銀行業防控金融風險的相關指導意見正在印制過程中。
楊家才表示,未來銀監會將推進監管協調、彌補監管短板等工作,大力整治“三套利”(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四不當”(不當展業、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等行為。
據銀監會透露,繼近日就票據違規操作、掩蓋不良、規避監管、亂收費用、濫用通道、違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市場亂象對17家銀行業機構作出處罰后,目前又一批違法違規行為已經立案,正處于行政處罰調查審理程序中。
針對上述亂象,監管方下一步將采取何種措施?銀監會法規部主任劉福壽透露,官方今年上半年將組織中國銀行業集中進行市場亂象整治工作,重點對股權和對外投資、機構及高管、規章制度、業務、產品、人員、廉政風險、監管行為、內外勾結違法、非法金融活動等十大方面進行整治。
此外,銀監會還將嚴格處罰標準,加大罰沒力度。劉福壽稱,對于各類銀行業違法違規行為,既要處以罰款,也要沒收違法所得。監管方將落實“穿透原則”,堅持“過罰相當”,堅決避免監管套利,杜絕金融機構從違規行為中獲利。
2017年網貸行業監管政策
一、合規,才是硬道理。
根據上年P2P備案指引的要求,平臺的合規之路須做好5項工作:
1、工商局變更經營范圍;
2、金融辦備案;
3、辦理ICP經營許可證;
4、落實資金存管問題;
5、充分披露項目信息。
這四條其中,落實銀行存管問題是網貸界眾多平臺最難跨過的大山,因為銀行存管條件讓他們望而止步,主要問題是存管細則征求意見稿流出后,遲遲沒有正式發文,銀行對監管層的規范要求心存疑慮。而銀行資金存管是監管政策的重點要求,能有效的避免風險。值得一提的是,房易貸這種“小而美”的平臺,平臺一直緊跟監管步伐,平臺各項信息全部披露,就連借款人的信息也全部公開,而目前平臺正在與銀行洽談存管中,相信很快就能合作。
二、利率,成下滑趨勢。
目前P2P網貸行業大部分平臺的利率在逐漸下降。以至于現在行業平均利率已經降至9.53%,說明監管的深入,對利率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業內人士表示,利率的下降也并不全是壞事,預期著平臺越來越安全了。利率的下滑并沒有影響投資人投資網貸的熱情。
總而言之,自8月份監管政策出臺到現在已過去將近4個月了,現在P2P網貸行業還屬于整治期,最遲到2017年8月份,之后才算是合規平臺。所以有些P2P平臺一邊在整改,一邊在觀望,希望能符合監管要求的合規平臺。
2017年監管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