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對鋼鐵行業的政策(2)
2017年國家對鋼鐵行業的政策
鋼鐵行業發展展望
綠色發展應貫穿始終
當前,我國大力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民眾對于霧霾等環境問題極其關切,節能環保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作為污染和能耗大戶,鋼鐵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等污染物約占全國工業的7%至14%,是形成霧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鋼鐵業成為我國環境治理的重點領域。
環保部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70%的鋼鐵企業環保不達標。自“史上最嚴”的新《環境保護法》實施以來,鋼鐵企業普遍大幅增加環保投入,進行環保改造升級。截至 2015年年底,仍有20%左右的鋼鐵企業環保不達標,其中約40%的鋼鐵企業由于裝備水平比較落后、改造升級難度大、資金緊張,無法實現環保達標改造,將依法退出,涉及產能約1億噸。
工信部副部長馮飛曾表示,“十三五”鋼鐵業去產能總的思路,是要通過法律、標準和經濟手段來加快過剩產能的退出。鋼鐵去產能主要有九種方式,這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通過加強環保執法和嚴格實施能耗標準壓減產能。
綠色化對于鋼鐵行業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通過制定更加嚴格的環境標準和排放指標,限制鋼鐵產能擴張速度,淘汰那些不符合綠色發展標準的生產設備。另一方面是對于實施“中國制造2025”來說,我們不能缺少高端鋼鐵生產技術。因此,必須加快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從綠色化的角度,就是要加大對現有生產設備環保和技改的投入力度,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煙塵排放量,走出一條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鋼鐵之路。
中國鋼鐵行業展望
從行業供需的角度來看,供給方面,隨著化解過剩產能政策的嚴格執行,以及行業內企業兼并重組的推進,預計2017年我國鋼鐵行業產能將進一步下降。需求方面,受2016年9月以來的政策調控措施影響,預計房地產行業投資增幅走低,將明顯削弱2017年的用鋼需求;國內鋼材產量也將有所下降。
受國內鐵礦石需求下降以及主流礦山擴產影響,外礦價格持續上漲的概率較低;但受人民幣貶值,以及海運成本波動影響,國內鋼鐵企業鐵礦石采購成本將有所波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亦將導致煤炭(焦煤)價格大幅上漲,且短期內煤炭價格回落的可能性不大。預計2017年原材料成本的波動上升趨勢將對鋼鐵行業盈利空間形成擠壓。
分區域來看,布局在沿海(河)港口,鐵路干線或礦山(鐵礦、煤礦)附近的鋼鐵企業運輸成本較低,具有運輸成本優勢的鋼鐵企業盈利能力較強,信用風險相對較小;經濟發達、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較大的區域用鋼需求旺盛,主要下游市場布局于這些區域的鋼鐵企業銷售情況良好,整體信用風險較小。
從產品結構的角度來看,具備較大生產規模和豐富的產品結構鋼鐵企業抵御周期性經濟波動的能力相對強,信用風險較低。熱軋產品的毛利率高于同類型冷軋產品,且熱軋工藝毛利率相對穩定,因此以熱軋產品為主的鋼鐵企業具備較高的信用質量,而以建材用鋼以及中厚板產品為主導的鋼鐵企業信用質量較弱。
從財務風險的角度來看,2016年以來,受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下游需求超預期增長的影響,國內鋼鐵企業盈利水平明顯改善,多數企業償債能力大幅提高,現金流量和收益質量均出現一定程度好轉;但在供給側改革及兼并重組的影響下,未來鋼鐵行業信用風險分化將日益明顯。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