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民族政策作業3(2)
2017民族政策作業3
三、多項選擇題(在各題的備選答案中,有2項以上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寫在題中的括號內。每題2分,共20分)
1.民族理論的研究范圍、內容,主要應包括。
A. 研究民族發展的一般規律
B. 研究民族問題發展的規律
D. 研究馬克思主義民族綱領、民族政策
E. 研究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歷史發展過程
2.各民族的多種多樣的發展過程,可以歸納為幾種基本的發展模式,即。
A.常態發展 B.異態發展 E.跳躍式發展
3.以下各項中,屬于民族問題的共同特征的有( )。
A.普遍性 B.國際性 D.敏感性
4.民族發展的基本條件,主要包括( )。
A.民族結構 B.民族素質 C.民族關系 D.自然環境 E.社會環境
5.下列省、自治區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為33%以上的是( )。
A.青海 B.貴州 C.云南 D.寧夏
6.我國散居少數民族因其歷史、人口、分布、文化等原因,具有很多特點,其中有( )。
A.廣 B.多 C.雜 D.散
7.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原則有( )。
A.堅持民族平等的原則 B.堅持民族團結的原則 C.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D.維護國家統一的原則 E.尊重民族自治權利的原則
8.少數民族干部所占比例少于少數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數的自治區有( )。
B.寧夏 C.新疆 E.西藏
9.在發展和完善少數民族地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要努力做到( )。
A.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 B.建立新型的生產關系 C.轉變和調整經濟增長方式、道路 D.完善分配結構和分配方式
10.民族語言文字的主要特點是( )。
A.民族性 B.穩定性 C.獨特性 D.發展性 E.交融性
四、辨析題(請先答出對或錯,再用簡短文字說明理由。每題5分,共30分)
1.民族理論研究的主要任務,是對各個民族的特性進行研究,取得規律性認識和結論。
錯,研究如何正確的解決或處理民族發展及民族間矛盾的問題
2.民族作為一種社會人們共同體,具有的屬性就是社會屬性。
錯,還有自然屬性、生物屬性。
3.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任用是體現民族平等團結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民族平等團結的主要標志。
錯,其中團結字樣刪除
4.民族語言文字是歷史的產物,最終將消亡。
錯,民族語言文字具有穩定性。
5.即使對于某些落后的民族風俗習慣,也不能強迫命令少數民族予以改革。
對
6.在我國現階段,宗教信仰往往涉及政治問題。
錯,宗教信仰不屬于政治問題
五、論述題(25分)
怎樣理解民族問題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情?
一、民族問題關系到人民團結和社會穩定
1、民族問題是人民團結的一個影響因素;2、民族問題是社會穩定的一個影響因素
二、民族問題關系到社會發展和民族發展
1、民族問題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影響因素;2、民族問題是民族發展的一個影響因素
三、民族問題關系到國家統一和邊防鞏固
1.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2.民族團結是邊防鞏固的前提
四、民族問題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1.民族問題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影響因素
2.民族問題是中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