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創新形式與政策心得體會(2)
2017年創新形式與政策心得體會
2017年創新形式與政策心得體會篇2
《淺議環保節能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摘要:由于我國國情中人口基數大、能源需求多、污染現象突出,尤其人口日益增長、社會生產日益擴大,經濟發展和能源與環境的矛盾日益明顯。經過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筆者分析了節能環保的必要性,并環保節能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環保節能;經濟發展;作用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龐大、能源相對缺乏、生態較為脆弱,伴隨人口增多、現代化與城鎮化速度的增加,經濟發展過程中能源與環境沖突障礙較大。所以,我政府非常重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政府就號召“能源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政策,將節能環保立做國策之一。到2004年,我國領導人又提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號召。
經過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經濟發展上面,1981-2005年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而一次能源消耗年均增長僅為5.4%,單位GDP能耗下降64%,重點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有較大幅度降低;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工業產品的污染排放強度有所下降。但是,從總體上看,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還是粗放型的,一方面經濟增長在相當程度上仍然是依賴資源的高投入實現的,能源、淡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資源產出率低,目前,中國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平均高出40%,如果能源利用效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按單位產品能耗和終端用能設備能耗計算,節能潛力可達3億噸標準煤。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既是關系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擺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面前的重大現實問題。筆者認為,環保節能產業對經濟的發展有如下作用:
1、是一類新式經濟發展模式
經濟發展的關鍵之一是要節約,節約有利于增長。增長和節約并非相悖的,節約自身就是一類增長。同時,節約要在經濟發展基礎之上實施,不能因噎廢食,不顧經濟發展而節約。我國要實現的是發展與節約有機融合的經濟增長歌劇。入市哦我國于“十二五”期間達到單位GDP能耗減少20%的節能規劃,根據年經濟增長率7.5%來衡量,2012年僅一年就能夠少消耗6.2億噸煤,這樣的節能幅度,至少能夠增加6.3萬億元的GDP(根據2005年市價),而且,降低能耗降低了環境污染,減少了社會因污染而造成的損失。這樣一來,一本二利,產生雙倍的經濟利益。
2、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
環保節能是優化經濟發展模式、調節經濟結構的重要策略,是促進技術發展的巨大力量。根據控制總量、擯棄落后的原則,減少盲目投資、粗放型擴漲,提高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與裝備的速度。促進企業優化、組合,提高經濟水平。努力完善能源產業結構,激發社會開發使用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將地區經濟發展和節能環保和諧的統一到一起,按照實際環境承受度與生產潛力,根據優先開發、特別開發、定量開發、嚴禁開發的不同類別來劃分實施,確立不同地區的潛力定位,促使打造各具特點的地區經濟格局。反之而言,必須大力調節與優化經濟發展歌劇,達到經濟增長模式的高效改良,增強我國的自主創新水平,才可在根本上確保環保節能目標的達成。環保節能和完善經濟發展、改變經濟增長模式、促進生產進步是互相聯系的。按照相關部門衡量,若是現有的第三產業比例增加一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的比例減少一個百分點,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能夠隨之減少一個百分點;若是高技術行業比例增加一個百分點,高耗能產業比例減少一個百分點,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能夠隨之減少1.3百分點。
3、推動了生產技術進步
要實現環保節能的效果,就要徹底履行我國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聯合,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節能和環保提供技術支持。增加政府對科技的投入,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推進企業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國家利用中央政府投資支持一批節能、循環經濟和環境保護重點項目,引導帶動地方政府和企業加大相關投入,促進節能和環保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加快培育專業化節能和環保服務體系。
4、促進了經濟依法管理
為了保障節能環保的實施效果,我國制定了《節約能源法》,確立相關目標責任制,實施GDP能耗公報制度,大力建設十項重點節能工程,提高主要耗能單位節全程通管理與監督審查力度,推廣實施強制性能效標準與標識準則,促進政府部門的帶頭環保節能。加大研究完善《循環經濟法》和相關法律制度規定,打造良性經濟發展方式,建立健全的經濟發展衡量指標,增強經濟試點地區的實施強度,促進重點行業、試點地區的良好經濟發展。增強環保節能相關知識、政策的推廣與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整個社會環保節能的思想意識。
5、引導新的經濟文明
節約節能不僅僅一類新式生產模式,而且是一類新式社會生活模式;是一類新式價值思想,亦是一類新式處世哲學。在以往的“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收益)轉為“三低一高”(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收益)的經濟發展局面,開始了環保節能的發展階段,節能環保產業的興起,是經濟文明進步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國在古代就有號召節儉的良好風尚。“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樣名言警句還有很多,一直被大家所傳承和相應。當然,我國現在所提倡的節能環保產業,本身是有著新的時代精神與理念的。
參考文獻:
[1]陳亢利,姚興霞,鄧燕平.提升節能環保產業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9,(04).
[2]劉新勇.政府在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的職能邊界探析[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8,(03).
>>>下一頁是2017年創新形式與政策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