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虛假消息會否受到行政處罰
發布虛假消息會否受到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你對于行政處罰有什么了解?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行政處罰的相關法律知識。
發布虛假消息可能受到的行政處罰
散布謠言,情節較輕的,處以5-10日拘留。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發布虛假消息會否受到行政處罰
發布虛假消息可能受到的刑事處罰
發布虛假消息,故意傳播虛假信息,情節嚴重的,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條鏈接:《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一款罪名;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閱讀:
行政處罰的法律法規
行政處罰是指有處分權的行政機關組織,對違反行政法律法規的行政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罰法是調整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定授權組織與行政違法相對人之間行政處罰的關系的法律規范。
行政處罰法分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行政處罰法專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廣義的行政處罰法泛指一切有關行政處罰的行政法律、法規和規章。
根據中國的立法體制,行政處罰法可以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
法律
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效力僅次憲法。法律可以分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全國人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之外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就是法律。中國許多現行法律都對行政處罰作了規定,成為行政機關和法定授權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重要依據。
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依據憲法和法律在其職權范圍內發布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效力次于憲法和法律。由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復雜性,行政法規涉及到各個方面,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等。大多數行政法規成為行政機關和法定授權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最廣泛的法律依據。
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各級人民代表根據該地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頒布的僅適用于本行政區域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其效力低于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是中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地方性法規都對行政處罰作了具體規定。因此,地方性法規也是行政處罰的重要依據。
規章
規章是特定行政機關依照行政程序制定的僅適于本部門或本行政區域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部委規章是國務院部、委員會依法制定的僅適于本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地方政府規章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規章。
規章作為行政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大量涉及行政處罰的內容。如《關于價格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因此,規章也是行政處罰的重要依據。
行政處罰法除了以專門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形式表現以外,大量的是以這些規范性法律文件之中的行政處罰條款和行政處罰專章的形式存在的。
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的時效作出了明確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看過“發布虛假消息會否受到行政處罰”的人還看了:
1.新行政處罰法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