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居民社保有哪些新規定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一年都有新的規定出現,社保也不例外。下面學習啦小編就給大家介紹2017年居民社保新規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年居民社保規定
多項社保新政策實施:7月1日起農民工的失業保險待遇與城鎮職工相同、居民養老金再漲、事業單位下狠招打破終身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銜接打通……昨日,多項事關民生的重大舉措已相繼實施。
失業保險: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待遇統一
新修訂的《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于7月1日起實施。按規定,只要是繳納失業保險滿一年,或者即使不滿一年,但本人有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的,都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不管是城鎮職工,還是農民工,符合條件的領取的失業保險金完全相同。
以前,失業期間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要由失業者繳納,但按新規定,個人部分由失業保險基金支出。
以前,每繳費滿一年,領取失業前繳費工資的20%;現在提高到,在領取期限內,按月領取包括月最低工資標準80%的失業保險金、失業前繳費工資15%的求職補貼。
新條例還規定:符合失業保險金領取條件,但沒有廣東戶籍的失業人員,要求不在參保地按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且不轉移失業保險關系的,可以向失業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領取一次性失業保險金。領取一次性失業保險金的,不再享受按月領取失業保險金以及其他失業保險待遇,同時終止失業保險關系。
該條例還規定,一定時期內單位不減員,可適當降低實業報銷繳納費率;一次失業最長可領取24個月的失業保險。
居民社保:基礎養老金從65元漲到80元
明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達到80元/月,達到全國前十名;7月起提高到100元/月,達到全國前六名。2017年前,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明起實施。國家人社部同時出臺了兩個配套文件:《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經辦規程》、《關于做好重復領取城鄉養老保險待遇核查工作的通知》。
《暫行辦法》規定,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以是否在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為界限,實行雙相銜接:滿15年的可以從城鄉居保轉入職工養老保險并享受相應的待遇,不滿15年的可以從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保。
《經辦規程》規定了“三個15天”的辦理時限,以避免辦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推諉拖沓。
居民養老保險退休年齡
《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表示:首先,實現養老金制度并軌,將退休年齡歸為兩類: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年齡。
其次,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分兩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并軌時,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再次,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同時在退休年齡改革中引入彈性機制,可考慮以法定退休年齡為基準,規定可提前或延遲5年退休,但養老金待遇與退休年齡掛鉤。測算表明,延遲退休年齡可有效改善城鎮勞動力的供給狀況,增加城鎮適齡(退休年齡以下)勞動年齡人口,延緩其比重下降趨勢。
社保的介紹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討論社會保險的歷史時就不能把社會保險從社會保障中抽出來。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對參加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
社會保險主要是通過籌集社會保險基金,并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籌調劑至勞動者遭遇勞動風險時給予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對勞動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勞動者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即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或者已按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即可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內容。
在社會保障的歷史上有兩個里程碑:一是德國在俾斯麥時期首創社會保障制度;二是在1935年美國建立全面社會保障制度,并將社會保障制度化,這對二戰后社會保障制度的全球化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過程中,二戰是個分水嶺。總的來說,二戰以前的社會保障制度在保障的項目、覆蓋率和保障的水平等方面各國可能不同,但是相同的一點是:社會保障只是保證居民擁有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二戰以后,社會保障進入到另一個階段,福利國家紛紛出現,其先鋒是英國。
20世紀70年代,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實踐紛紛出現于工業國家。
猜你感興趣:
2017年居民社保有哪些新規定





上一篇:2017年進京證新規定
下一篇:2017年酒駕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