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家對物流的新政策內容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國家對物流的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政策
1.實體+電商+冷鏈實現共贏
在7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物流深度融合,推動物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這是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再次提到了他在去年10月考察河南期間,一家昔日從事生豬屠宰加工的企業,通過“互聯網+”和眾籌等方式,將空閑的貨車司機組織起來,開展冷鏈運輸,把貨車空駛率從50%降低到了10%。他說:“產品+服務,線上+線下,這樣就O2O了。”這番話,不僅是對河南一家食品企業的肯定和鼓勵,也為全國食品企業發展冷鏈O2O指出了方向。
2.資本進一步向冷鏈市場集聚
目前,資本除了直接進入制造商、冷鏈物流行業、生鮮電商外,生鮮進出口貿易商、貨代、制冷設備商等也已經高調進入冷鏈物流行業。隨著第三方冷鏈物流、生鮮電商、冷鏈園區、冷藏設施等細分市場成為投資熱點,資本的介入和驅動力日益加強,今后會有更多的國內外企業攜資本的優勢,跨入冷鏈物流市場。
3.冷鏈物流中小企業抱團聯合已成趨勢
目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技術發展、模式創新、資本融合等的現狀,都與其面對的龐大市場需求和增長不適應。近年來,冷鏈市場成長快、需求大、競爭激烈,而我國的冷鏈物流企業普遍存在地方特色明顯,與發達國家相比,多數處于小、散、弱的狀態。 2016年,冷鏈人積極創新、用心做事、擁抱變化,其中一些冷鏈物流企業采取了抱團發展的策略,在擴大市場規模、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礎上,形成網絡覆蓋、服務標準、人才聚集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將有可能更好的服務市場,企業獲得可持續成長。
2017年政府為物流業大發展準備方案
1、推動降低金融、鐵路貨運等領域涉企經營性收費
減少政府定價的涉企經營性收費,清理取消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違規收費,推動降低金融、鐵路貨運等領域涉企經營性收費,加強對市場調節類經營服務性收費的監管。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
2、繼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由四檔稅率簡并至三檔
落實和完善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政策。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今年由四檔稅率簡并至三檔,營造簡潔透明、更加公平的稅收環境,進一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3、抓好金融體制改革——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促進金融機構突出主業、下沉重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止脫實向虛。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4、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
要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持續推進國有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抓緊剝離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5、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保護企業家精神
激勵人們創業創新創富,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使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對于侵害企業產權的行為,必須嚴肅查處、有錯必糾。
6、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
促進電商、快遞進社區進農村,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二要增加高品質產品消費。
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范圍,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7、優化區域發展格局
統籌推進三大戰略和“四大板塊”發展,實施好相關規劃,研究制定新舉措。推動國家級新區、開發區、產業園區等創新發展。
8、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引導分享經濟發展
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
今年網絡提速降費要邁出更大步伐,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
9、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
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完善制造強國建設政策體系,以多種方式支持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煥發新的蓬勃生機。
10、鼓勵大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設立專業化眾創空間
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建一批“雙創”示范基地,鼓勵大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設立專業化眾創空間,加強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支持,打造面向大眾的“雙創”全程服務體系,使各類主體各展其長、線上線下良性互動,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
11、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培育眾多“中國工匠”
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健全優勝劣汰質量競爭機制。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12、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
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帶動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高質量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同奏合作共贏新樂章。
13、實現全國通關一體化
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落實和完善進出口政策,推動優進優出。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對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設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支持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加快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建設。
促進加工貿易向產業鏈中高端延伸、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全國通關一體化。增加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和國內產業加快升級。
14、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外資準入,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外資準入。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在國內上市、發債,允許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
在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享受《中國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高標準高水平建設11個自貿試驗區,全面推廣成熟經驗。引導對外投資健康規范發展,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15、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基本淘汰黃標車
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在重點區域加快推廣使用國六標準燃油。
16、大力促進就業創業
完善就業政策,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今年高校畢業生79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要實施好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等計劃,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
2017國家對物流的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