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工作需要辦社保轉移嗎
工作不穩定,想要換工作,可是換工作后,除了要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外,還要解決社保的問題。換工作后社保怎么辦呢 。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換工作需要辦社保轉移嗎,希望你們喜歡!
換工作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一、本省市內換工作五險一金怎么辦?
職工在本市統籌范圍內流動時只轉移五險一金關系和個人帳戶檔案,不轉基金。其中:
1.變動工作單位的,個人帳戶隨同本人轉移;
2.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失業的,帳戶轉至原單位所在地的社保中心;
3.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重新就業的,從就業之月起帳戶轉入新單位,由所在地社保中心受理審核后繼續記帳。
二、跨省市換工作五險一金怎么辦?
對于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其五險一金關系應隨同轉移到新參保地,必須獲取由原參保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
方法一:網上辦理:通過123**官網自行打印相關材料并轉移;
方法二:網點辦理: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原件,前往就近的區(縣)社保分中心自助查詢機。將本人有效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放置在自助查詢機的指定位置,點擊自助查詢機首頁 轉往外省市繳費憑證 按鈕后,按有關提示步驟操作即可查詢打印。
養老保險賬戶分為基本賬戶和臨時賬戶兩類,不同勞動者跨省轉移時具體規定有所不同。
對于基本賬戶的參保人員, 轉移資金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1. 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按個人繳費工資基數11%記入個人賬戶的儲存額轉移;2006年1月1日之后按個人繳費工資基數8%記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轉移。
2. 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對于臨時賬戶的參保人員:
男性年滿50周歲和女性年滿40周歲的,應在原參保地繼續保留五險一金關系,同時在新參保地建立臨時五險一金繳費賬戶,記錄單位和個人全部繳費。
2016年泰州市區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社保?銀行信息港小編介紹,2015年7月---2016年6月泰州市區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辦理須知如下:
1.新參加養老、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須持本人身份證、戶口簿、4張一寸照片,到戶籍所屬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辦理參保有關手續。
2.續保人員:因下崗失業等原因暫停參保需要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續保的人員,須持職工社會保障卡或養老保險手冊、職工醫保病歷,身份證、戶口簿到戶口所屬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及時接續養老和醫療保險關系。泰州市區 外來務工人員續保時,一律憑本人身份證、社會保障卡等到原單位所屬轄區各勞動保障事務所辦理續保手續。
3.參保人員須盡早申辦社會保障卡以便于以后繳費、查詢有關信息和寄發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單 等。
4. 社會保險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參保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后不得退保。參保人員在服刑期間 不得繳納社會保險費,不計算繳費年限。
社保轉移存在的誤區
1.社保轉移,只能轉移養老保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
第三十二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醫療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第五十二條 職工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失業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由此可見,社保關系轉移只能轉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只轉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要看新工作地是否接受才可轉移。
2.社保轉移只能轉移個人賬戶
醫保和養老保險能轉移的是個人賬戶的金額和繳納年限。按照《關于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養老保險關系轉接個人部分全額轉移,單位繳納部分轉移繳費基數的12%,相當于單位繳納部分的60%。
如果是省內轉移,就不涉及單位繳納部分了,單位繳納部分無論是否轉移,都不影響參保人員個人賬戶權益,只是雙方社保機構之間的基金平衡。
此外,五險中的失業保險是可以轉移的。失業人員原用人單位與戶籍不在同一統籌地區的,可以選擇在原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戶籍所在地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選擇在戶籍所在地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經辦機構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失業保險待遇按照戶籍所在地的標準執行,由戶籍所在地經辦機構按照規定發放。
3.換了工作一定要轉移社保嗎
如果換了工作,社保不轉過來,會否過了有效期人社部門表示,只要在退休前合并轉來就行。轉移社保關系時,在各地的參保繳費年限就可以合并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也將累計計算。
當你離職時,沒有辦理社保關系轉移,當地社保局就把你的社保賬戶封存起來了,最后都會積累一起計算。繳費憑證最好是申請辦理時再去打印,特別是涉及省外參保地,因為參保地地址可能會變動,會給后期聯絡造成不便。
養老金領取地不是在戶籍所在地就是在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0年的工作地(具體見問題7)。因此,我們是可以“人為”的選擇養老金領取地啊,換工作的時候要想好自己以后要在哪個城市領養老金(想知道2016年的養老金城市排名嗎←戳這里),然后換工作的時候可以選擇把社保關系留在某一個城市,繼續在理想中的養老金領取地交社保。
4.社保轉移需要親自來回跑腿
社保轉移是指在對于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或是省內流動就業的(同一個城市內換工作無需轉移),轉移養老保險關系需要走三個流程,參保人只要申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即可,剩下的工作將由兩地社保部門進行對接轉移。
一般情況下,參保人不用兩地跑,而且,找到新工作后一般都是由新單位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新參保地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并向原參保地發出同意接受函——原參保地辦理轉移手續——新參保地接受轉移手續和資金。
5.社保轉移最多只需要45天
三個流程走完之后即可辦妥轉移接續手續,政策規定每個流程最多15個工作日,理論上來說,最多45個工作日就可以將全部社保轉移手續辦完(45天我也覺得好漫長啊~)。
實際情況來看,如果材料等沒問題,一般在兩個月左右。如果涉及視同繳費年限的,所需時間還會長一點。然并卵,我們千萬不可滿心歡喜地高估了相關部門的辦事效率,有可能要等上大半年才能辦好轉移接續手續呢,畢竟都不想“肥水流到外人田”啊!
6.只要沒到退休年齡,就能轉移社保
按照我國社保相關規定:男性參保人滿50周歲,女性參保人滿40 周歲,不用立即辦轉移,等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再將養老保險關系和基金轉到待遇領取地。
另外,已經按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
如果男性參保人不滿50周歲,女性參保人不滿40周歲,到外地就業參保的,可將原工作地的養老保險關系和基金轉移到新的就業地。
社保轉移的四個環節
1、發憑證。
當你要離開這個城市,且肯定不會再回到這個城市就業的時候,可以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領取一張你的參保憑證。憑證主要記錄三項關鍵的信息:一是你在當地參保的起始時間;二是你實際繳費的月數;三是你在本地參保期間個人賬戶的全部存儲額是多少。
2、打電話。
有關部門在網上公布了全國280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的社保經辦機構的聯系方式,不清楚的問題可以電話咨詢。
3、辦手續。
由本人或者所在單位向新的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接續申請,其他事情就由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在規定的時間內來辦理就可以了。
4、轉移資金。
除了轉關系之外,要把前面講到的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的資金,還有單位繳費規定比例的資金要轉移到新的就業地。這樣整個轉移流程就完成了。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個人社保轉移的申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