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大眾的年終獎發了多少
年終獎,顧名思義是一年年終用人單位所發的獎金,如何發放年終獎以及年終獎的發放范圍和標準?都是企業與員工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2017年事業單位的年終獎有多少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事業單位的年終獎有多少
三湘都市報曾在2015年報道過,湖南省被評為優秀等次的公務員,可發給高于稱職等次20%的績效獎金;評為基本稱職等次的公務員,不發給年度考核獎金,績效獎金按低于稱職等次20%的比例發放;評為不稱職等次的公務員,不發給年度考核獎金和績效獎金。另據騰訊網2015年刊發的新聞,接受調查的北京基層公務員介紹稱,他們年底會多發一個月的工資作為年終獎。應該說,全國不同地區不同單位,公務員年終獎發放標準都可能是不一樣的。那么新一年里,公務員年終獎發放標準各地區分別會是怎樣的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對于公務員年終獎發放時間的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必須先對公務員進行年度考核,完成公務員年度考核評定后,才會決定是否對其發放年終獎。根據我國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考核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四個等次,只有被評為優秀和稱職的公務員,才能享受公務員年終獎金。一般來說,在春節過年前公務員年終獎是會發放的。
但無論公務員年終獎怎么發,公務員都將是未來一段時期比較理想的職業選擇之一,在某種意義上說公務員考試熱還將持續。若你能考上公務員,你就能拿到傳說中的公務員年終獎了,或許你也會關注每年的公務員年終獎最新消息。
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包括哪些
基本工資: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
績效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津貼補貼:
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重慶市現經國務院批準的艱苦地區是:一類地區有黔江縣、武隆縣、巫山縣、云陽縣;二類地區有城口縣、巫溪縣、奉節縣、石柱縣、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
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每5年評估調整一次。
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對在苦、臟、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準和實施范圍。(尚未制定)
其它工資
1、保留獎金:在1993年工改前,國家規定機關執行的獎金額度為:3個月工資,事業單位為3個半月工資,工改后該獎金項目取消,但保留了事業單位多出的半月工資。該保留獎金只有93年工改前的老職工才有,執行當時的標準(每個人不一樣),之后進入事業單位的職工沒有。
2、老糧貼:1965年開始執行的因糧食價格提高而發放的補貼。補貼數額不同地區、職工有差異。1979年11月1日后參加工作的職工不再發該補貼。1993年工改對職工原有的該項補貼予以保留。
3、保留津補貼:原執行的69元保留津貼。
事業單位的取消福利
30歲的秦凱國在南京一所知名高校,從事行政工作。他說,兩年前,每逢端午節、教師節、國慶節,單位會發一筆800元的過節費,這筆錢扣掉40元的稅后,拿到手是760元。不過,近兩年來,這筆費用已經沒有了。
秦凱國說,以往在端午節、中秋節時,學校有時會發粽子、月餅等實物,但近兩年這些福利也沒有了。三八婦女節時,學校會給女職工發一些衛生紙等,但近兩年連衛生紙也不發了。
兩年前,每到年底,各個院系會有年終考核,并根據考核情況發放考核獎金,少的能拿到幾千塊。有些院系資金來源廣一些,老師年終拿到的考核獎能上萬,甚至三四萬。秦凱國說,近兩年,他所在的部門沒有考核獎金,年終只會多發一個月工資,但這筆工資并不等于平時拿到的一個月收入,而只是崗位工資,數目并不多。
42歲的陸小潔是江蘇一家大醫院的醫生。他告訴記者,兩年前,醫院每逢節日,往往會發1000元過節費,教師節也會發,“因為我們是高校的附屬醫院,平時帶實習生。”
他說有時醫院還會發些實物。不過,近兩年,過節費便沒有發過了,實物福利也大為減少。“以前中秋節要發一張月餅券,但去年中秋連月餅也不發了。”
陸小潔說,兩年前醫院的福利還算可以,但近兩年真的沒什么福利了。“福利少了,不是醫院效益差了,而是領導不敢發了。我也看到了全國總工會發的通知,我覺得這個通知發得挺好,像我們基層的職工,不存在違反八項規定的情況,我們應該得到的福利,憑什么也要砍掉呀?”
小王是南京市鼓樓區一所學校的老師,大學畢業后就進了學校,到2016年已經有8年的時間了。在小王親朋好友的眼中,教師實在是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其他的不說,就是每年有3個月假,也足夠讓人眼饞的了。”小王說。
小王說:“在我工作的前幾年里,基本每年都會出國玩一次。”說著話,小王從房里的抽屜里翻出了自己的護照、港澳通行證和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全是進了單位之后辦的,上面的記錄基本都是單位組織的旅游。”
“最近一次是去臺灣,一共去了六七天吧,”小王說,“最遠的是去泰國,還能帶家屬,不過家屬是需要自己付錢的。”如數家珍一般數出去過哪些地方以后,小王便開始唉聲嘆氣,她說:“但是最近兩三年的時間,再也沒有出去玩過了。”小王回憶了一下,近幾年來,單位除了去安徽馬鞍山搞過一次為期兩天的拓展訓練以外,就再也沒有組織過集體活動了,“別說出國玩了,就連年終獎,也是減半再減半了,”小王說,“其他節日也是基本不發福利。
猜你喜歡:
2017年上海大眾的年終獎發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