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大雪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比較好
通常冬季的飲食都會有所改變,在飲食上要注意以“通”為主,這個通即通經絡、通氣血。如果經脈受阻,氣血淤積就很容易導致疾病的出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雪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大雪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吃紅黏粥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大雪,在這段時間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言外之意,哪還來得及串門,逢下雪到戶外賞雪、堆雪人也是此時常有的景致,來做一碗熱騰騰的紅黏粥,溫暖你的冬日吧。
吃兌糖兒
“糖兒客,慢慢擔,小息兒跟著一大班。”每當“大雪”節氣前后,溫州街頭就會出現一種“兌糖兒”的場面。各地飴糖作坊將制成的整版飴糖提供給專門挑擔走街串巷的小商販,俗稱“糖兒客”。
“糖兒客”一邊敲打糖刀,一邊吆喝賣糖。小孩常常被吸引,家長便將家里的銅質廢品、銅錢銅板之類物件拿來跟“糖兒客”兌換飴糖。由于冬季食飴糖有滋補身體的好處,所以如今這“兌糖兒”也發展為一種商業經營方式。
吃紅薯粥
紅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賴氨酸,賴氨酸可促進人體上皮細胞的成熟,一直抗癌因子與細胞中蛋白質的結合,可提高人體抵抗力,秋冬吃紅薯還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
中老年人脾胃虛弱,要多喝點紅薯粥,因為它易于消化,保護胃腸,還能促進胃腸運動,使排便更加輕松,還能擺脫便秘的困擾。吃紅薯時最好搭配一點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吃羊肉
老南京大雪進補愛吃羊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專家建議,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
北方部分地區,這個時候已相當寒冷,像是在包頭地區有句俗諺說“小雪殺豬,大雪宰羊”,大雪季節到,就是殺豬準備年貨的時刻。這個時候,無論誰家宰畜,親朋好友都會來幫忙,東家準備食物、小酒、小菜宴請,因此小雪、大雪季節都是家族親友們敘舊聯絡感情的時刻。
吃狗肉
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其實咱們溫州人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說,這香肉即是狗肉。寒冬時節是食狗肉進補的最佳時刻,《大明本草》上就有“黃狗大補益人,余色微補”記載。
據說,身體虛弱而溺床的小孩,吃一兩回狗肉就能夠見愈。過去,溫州不少人家將狗肉作為產婦補體的佳品相互贈送。
大雪節氣一般氣溫多少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云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冬季,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10℃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此時,黃河流域一帶已漸有積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則已大雪紛飛了。
大雪節氣的氣候表現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云南南部無冬區外,中國遼闊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裝。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降至-10℃,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在氣候正常年份,黃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區已有積雪出現。大雪以后,江南進入隆冬時節,各地氣溫顯著下降,常出現冰凍現象,“大雪冬至后,籃裝水不漏”就是這個時間的真實寫照,但是有的年也不盡然,氣溫較高,并無凍結現象,往往造成后期雨水多。
大雪節氣特點是什么
降溫
有人做過統計,我國強冷空氣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區12月份的平均溫度約在-5℃~-20℃之間,南方的強冷空氣過后,有時也會出現霜凍。
大雪(暴雪)
我們知道,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形成較大范圍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處很多,特別是有利于緩解冬旱,凍死農田病蟲,有利于冬季旅游的開展。
霧霾
12月份,在剛剛邁入冬季的江南,早晨氣溫比較低時,或是在雨雪過后,近地面濕度大,還有可能出現成片的大霧區。北方城市的霧霾天氣也會打個照面。
凌訊
冬季,內蒙古包頭河段結冰封河,而偏南的蘭州河沒有封河,河水流向已經封河的河段,由于封河的河段上的冰層和凌壩阻擋了上游下來的河水,迫使水位抬高,易在包頭河段產生水漫河堤的災害。
大雪習俗
觀賞封河。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節氣,河里的冰凍住了,孩童們就盡情地滑冰嬉戲,當然也在岸上欣賞封河風光。清代乾隆帝和慈禧太后,冬月經常在北海漪瀾堂觀賞冰戲。乾隆帝亦有《御制太液池冰嬉詩集》《御制冰嬉賦》等與冰戲有關的作品。
夜作。大雪節氣里,白天短,夜間長,所以古時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紛紛開夜工,俗稱“夜作”。手工的紡織業、刺繡業、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間餐,因而有了“夜做飯”“夜宵”。為了適應這種需求,各種小吃攤紛紛開設夜市,直至五更才結束,生意很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