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大雪節氣的詩句_大雪的物候特征和民俗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寫大雪節氣的古詩詞有很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贊美大雪節氣的詩句_大雪的物候特征和民俗,希望大家喜歡。
1、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關漢卿《大德歌·冬景》
2、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3、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4、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5、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張孜《雪詩》
6、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李白《公無渡河》
7、雪后燕瑤池,人間第一枝。——趙令礎鍍腥蠻·春風試手先梅蕊》
8、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對雪》
9、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10、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劉禹錫《更衣曲》
11、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12、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13、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14、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李白《白馬篇》
15、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16、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何遜《詠早梅》
17、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18、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揚花,片片鵝毛。——薛昂夫《蟾宮曲·雪》
19、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沖雪度臨洮。——馬戴《出塞詞》
20、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21、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22、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
23、白雪關山遠,黃云海戍迷。——李白《紫騮馬》
24、問弄雪飄枝,無雙亭上,何日重游。——鄭覺齊《揚州慢·瓊花》
25、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元稹《南秦雪》
26、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蘊《詠雪聯句》
27、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28、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韋應物《調笑令·胡馬》
29、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枝雪。——范成大《霜天曉角·梅》
30、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31、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32、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3、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
34、闌干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姜夔《釣雪亭》
35、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36、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王十朋《紅梅》
37、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卓文君《白頭吟》
38、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元稹《南秦雪》
39、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孔平仲《寄內·試說途中景》
40、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1、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孟郊《洛橋晚望》
42、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欲試梅妝。——李商隱《對雪二首》
43、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44、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棧未肯消。——徐渭《梨花》
45、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46、去年相送,馀杭門外,飛雪似楊花。——蘇軾《少年游·潤州作》
47、笙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李煜《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
48、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李商隱《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49、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祖詠《終南望馀雪》
50、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周樸《春日秦國懷古》
51、謝娘別后誰能惜,飄泊天涯。——納蘭性德《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52、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屈原《九章》
53、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周邦彥《少年游·并刀如水》
54、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羅鄴《早發》
55、輕淘起,香生玉塵,雪濺紫甌圓。——米芾《滿庭芳·詠茶》
56、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57、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8、花似雪,東風夜掃蘇堤月。——方以智《憶秦娥·花似雪》
59、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李白《獨不見》
60、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61、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6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63、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納蘭性德《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64、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65、殘雪樓臺,遲日園林。——韓疁《高陽臺·除夜》
66、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67、梅花大庾嶺頭發,柳絮章臺街里飛。——李商隱《對雪二首》
68、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69、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辛棄疾《生查子·重葉梅》
70、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李頎《古從軍行》
71、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72、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73、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洪升《雪望》
74、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75、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齊己《劍客》
76、江寒水不流,魚嚼梅花影。——釋敬安《題寒江釣雪圖》
77、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張衡《四愁詩》
78、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辛棄疾《和廓之雪》
79、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白樸《天凈沙·冬》
80、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大雪的物候是“一候鹖(hé)鴠(dàn)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生”。鹖鴠就是寒號鳥,大雪時因為天氣寒冷,連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由于這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作為猛獸之王的老虎,感受到天地間萌動的陽氣,開始有了交配的行為;冬季百草枯萎,一種叫荔挺的小草,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馬蘭花,在大雪節氣卻因“感陽氣萌動而抽新芽”。這體現了古人對陰陽轉換、盛極而衰的認識。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很多蟲子要過冬要蜇伏,蛇和熊要冬眠,就是要養精蓄銳待明年而發。
《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冬季養生,宜早眠晚起,收斂神氣。衣服宜保暖貼身,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臥時要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賞玩雪景
大雪時節,人們在冰天雪地里賞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曰:“禁中賞雪,多御明遠樓,后苑進大小雪獅兒,并以金鈴彩縷為飾,且作雪花、雪燈、雪山之類,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并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這段生動的文字,描述了杭州城內王室貴戚在大雪天氣里堆雪人和堆雪山的情形。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瓊樓玉宇,高瞻遠眺,饒有趣味。
觀賞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節氣,河里的冰凍住了,人們就盡情地滑冰嬉戲,當然也在岸上欣賞封河風光。清代乾隆帝和慈禧太后,冬天經常在北海漪瀾堂觀賞冰戲。乾隆帝亦有《御制太液池冰嬉詩集》《御制冰嬉賦》等與冰戲有關的作品。
夜作。大雪節氣白天短,夜間長,古時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紛紛開夜工,俗稱“夜作”。手工的紡織業、刺繡業、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間餐,因而有了“夜做飯”“夜宵”。為了適應這種需求,各種小吃攤也紛紛開設夜市,直至五更才結束,生意很興隆。
大雪腌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未曾過年,先肥屋檐”說的就是大雪節氣的風俗,即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忙著腌制“咸貨”,無論是家禽,還是魚肉,人們用傳統方法加工成香氣襲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大雪腌肉的習俗由來已久,這和鞭炮的來歷一樣,跟年有關。“年”是長著尖角的兇猛怪獸,每到除夕,都會出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傷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戶,將肉食品腌制存放,新鮮蔬菜則用風干的辦法保存起來。
大雪進補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自古就有大雪進補的習俗,這樣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現象得到改善。
贊美大雪節氣的詩句相關文章:
贊美大雪節氣的詩句_大雪的物候特征和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