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創新論文征稿(2)
財務管理創新論文征稿篇2
淺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
【摘要】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小企業要想存活、發展,良好的財務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對現有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首先,要建立符合自己發展的管理模式,規范會計制度,財務管理要信息化;其次,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財務控制模式;再次,在企業融資方面,要多方面發展;最后,在投資方面,要理性、科學。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管理模式 創新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的力量已經越來越強大,在我國經濟力量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根據統計,在2000年,全國工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超過1000萬家,約占企業總數的99%在全國工業總產值和利稅中分別占60%和40%左右,在出口總額中約占60%。而在2004年小企業占工業企業法人總量的近95%,其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GDP的近50%。所以,中小企業在我國的經濟地位極高,事關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但是,由于小企業的創建時間不長,所以其財務管理模式往往比較落后,此外,中小企業的規模、資本結構、技術等普遍偏低,所以在財務管理上問題不斷。對其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是大勢所趨。
一、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存在問題分析
(一)對財務的控制不強。
1.資金管理
企業要發展,資金必不可少。但是中小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往往不太完善,其管理層要么以為資金越多越好,導致閑置資金的浪費,要么就盲目濫用資金,導致發展過程中資金不足。都是由于中小企業錯誤的資金管理所導致的。
2.應收賬款管理
在企業的經營中,管理者總是想延期付款,導致資金運轉出現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企業沒有制定合理的賒銷政策以及收款措施。在大部分中小企業中,銷售額是他們最追求的目標,往往忽略了收款,這樣自然就增加了這些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大多中小企業在賒銷時沒有核準信用標準,也沒做采取各種手段進行加速收款,導致企業現金流入速度大大放慢。
3.存貨控制較弱
在中小企業中,往往存在存貨較多的現象,而沒有做詳細的生產計劃。一旦市場消化不完存貨時,這些企業只能通過降價處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管理層沒有對存貨進行嚴格的管理,大多數管理者覺得產量是越多越好,但是存貨越多,資產占用就越高,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就會占用更多的成本。
資產管理不善。
(二)融資困難。
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往往比較困難,缺乏資金限制了我國企業的發展。企業融資困難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銀行等放債機構對于中小企業放債比較嚴格,主要還是因為缺乏信任感,中小企業由于業績、固定資產等的限制,很能打動銀行,銀行出于還債的擔心往往不會放債給中小企業。此外,在證券市場上,投資者往往也較偏重于大型企業,而忽略中小企業。此外,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的素質還不是很高,在融資手段上也沒有充分利用租賃或融資租賃等融資手段,僅僅單純的利用自己現有的資金,這樣顯然達不到市場的需要。
(三)投資失誤。
中小企業在投資方面往往沒有經過共同決策,由直接領導者直接決定,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投資失誤。
1.盲目投資
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在投資時,盲目的投資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一旦失誤,對于企業的發展將是毀滅性的。
2.投資結構不合理。
一些中小企業在投資的結構上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把現金大量的投入到固定資產上,這樣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不利于企業的資金周轉。中小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預留一定的流動資金,而不是什么都投資。
(四)管理模式落后。
由于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在管理水平上的限制,所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有時候會顯得有些混亂。體現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效率上。比如在財務的管理上,不嚴格,沒有規章制度,這對一個企業來說是很嚴重的。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革及創新
(一)明確合適的負債規模。
如何明確適合的負債尺度,可以才投資規模和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綜合考慮,投資規模也要定位好,不能不顧成本的追求規模,當規模制定好以后,根據規模來考慮負債的多少,另外,成長期的企業,財務狀況往往比較好,可以適當的增加負債。處于衰退期的企業,則盡可能的減少負債為好。
(二)提高高管的管理素質。
一個冷靜、有著高明的判斷能力的高管是一個企業必不可少的,目前大部分企業盲目追求個人利益,盲目的大舉負債,最終導致企業虧損的事例并不在少數。所以企業在選擇高管或者培養高管的時候,不但要考慮其過硬的專業素質,還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關鍵時刻的冷靜。
(三)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
負債不僅僅能夠為企業帶來投資所需的資金,還能夠扣除相應的負債利息(所得稅稅前利潤前),所以能夠讓企業增加收益。但是負債也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成本,必須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才能讓企業的價值達到最大。
(四)確定合理負債期限。
一般來說,企業的還款期限要盡可能分散,以減少還款期過于集中而造成的企業資金壓力,一旦還款期過于集中,企業到期籌集不到足夠的資金來還款,就會造成破產危機。
(五)努力提高經營效率。
企業償還債務的資金,應該盡可能依賴企業的剩余利潤,而不是“拆東墻補西墻”,這樣的企業才是健康的企業,所以企業通過負債籌集了足夠的資金,投資完成后,應該努力提高企業的經營,增大企業的利潤并降低成本,才能有能力還債。
(六)掌握市場規律和利率的變動情況。
中小企業應該密切關注國內市場情況和利率變動情況,做出合理的判斷,當市場較為寬松且國家鼓勵投資時,應抓緊機會負債融資擴大企業規模。相反,市場不景氣、利率較高時,則盡可能減少企業負債比例,降低財務風險。
通過上述的做法,企業可以有效降低財務風險,并且合理的應用負債進行投資,從而增大企業的價值,帶來更多的收益。
參考文獻:
[1]呂國勝.中小企業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16).
[2]倪立芹,楊春梅.試談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村財政與財務,2004,(12).
財務管理創新論文征稿(2)





上一篇:財務管理創新論文免費范例
下一篇:大學本科財務管理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