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成 人免费va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黄网,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亚洲毛片多多影院,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无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論文 > 金融證券論文 > 證券投資 >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論文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論文

時間: 秋梅1032 分享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論文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給我國企業走向世界帶來了許多機遇和挑戰,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是我國積極應對國際競爭的一項重要舉措。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論文篇1

  淺析中國對外直接投資

  【摘要】 文章運用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分析了2010年世界及我國國際直接投資(FDI)概況,201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特點以及國際直接投資(FDI)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建議。

  【關鍵詞】 對外直接投資 走出去 國際化戰略

  一、2010年世界國際直接投資(FDI)概況

  2010年全球FDI1.24萬億美元,但仍然比危機前的均值低15%,與已恢復至危機前水平的全球工業產值和貿易形成了鮮明對比。據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UNCTAD)估計,全球FDI將于2011年恢復至危機前的水平,上升至1.4—1.6萬億美元,并于2013年接近2007年時的最高值。

  2010年,跨國公司的全球生產帶來約16 萬億美元的增值,約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跨國公司外國子公司的產值約占全球GDP 的10%以上和世界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

  近期FDI投資政策趨勢為:投資自由化和投資促進仍然是近期投資政策的主導內容,但投資保護主義的風險有所增加。

  二、我國國際直接投資(FDI)的概況

  UNCTAD發布的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中國在“世界最具吸引力投資國”中位居榜首,其次是美國和印度,巴西、俄羅斯和波蘭分別位列第四至第六。數據顯示,中國是去年發展中國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額最多的國家,在全球排名中僅次于美國。

  根據國際投資理論,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一國的資本投資越多,其未來發展前景越光明。根據此觀點,外來直接投資可以看作資本投資的重要領域和未來經濟增長率的決定因素。我國對內的國際直接投資占總投資的10%,對內國際直接投資在過去的30年中成為我國資本積累的重要來源,也為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奠定了基礎。

  改革開放30 多年,我國在“引進來”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連續17 年居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的首位。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額和外匯儲備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發達國家的強國實踐告訴我們,作為一個經濟強國,不僅要成為吸引外資的大國,同時也應成為對外投資的大國,是否有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已成為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入世10 年來,中國對外投資規模有了長足的發展。根據UNCTAD WIR 2011顯示,2010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流量)為688.1 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了19.3%。2010年全球外直接投資流出流量1.32萬億美元,年末存量20.4萬億美元,以此為基期進行計算,201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別占全球當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六,超過了英國傳統對外投資大國。一些分析人士甚至認為,在未來10年,中國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投資來源國。

  三、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

  根據《2010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1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投資流量再創新高。

  第二,投資存量突破3000億美元,對大洋洲、歐洲存量增幅最大。截至2010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下稱存量)達3172.1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亞洲、拉丁美洲是存量最為集中的地區,分別為2281.4億美元(占總存量的71.9%)和438.8億美元(占13.8%),大洋洲、歐洲是存量增幅最大的地區,其中,在大洋洲的直接投資存量為86.1億美元,是2005年末的13.2倍。對發達國家(地區)的投資存量占中國對外投資存量總額的9.4%,較上年增加2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對外投資存量所占比重下降3個百分點,降至66.2%。

  第三,投資覆蓋率進一步擴大,行業多元而聚集度較高。至2010年末,中國在全球178個國家(地區)共有1.6萬家境外企業,投資覆蓋率達到72.7%,其中對亞洲、非洲地區投資覆蓋率分別達90%和85%。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覆蓋了國民經濟所有行業類別。絕大部分投資流向商務服務、金融、批發和零售、采礦、交通運輸和制造六大行業,上述行業累計投資存量2801.6億美元,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88.3%。

  第四,并購比重超四成,再投資比重上升。2010年,中國企業以并購方式實現的直接投資297億美元,同比增長54.7%,占流量總額的43.2%。并購領域涉及采礦、制造、電力生產和供應、專業技術服務和金融等行業。中國境外直接投資的當期利潤再投資24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48.9%,所占流量比重由上年的28.5%上升到34.9%。

  第五,對主要經濟體的投資增幅較大,對歐投資流量翻番。2010年,中國對歐盟直接投資為59.63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對東盟44.05億美元,同比增長63.2%;對美國13.08億美元,同比增長44%;對俄羅斯5.68億美元,同比增長63%;對日本3.38億美元,同比增長302%。

  第六,地方對外投資持續活躍,西部地區增幅最大。2010年,地方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達到177.5億美元,同比增長84.8%,為2005年的8.6倍,創下連續8年保持快速增長的記錄。浙江、遼寧、山東名列地方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前三位。2010年,西部地區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23.8億美元,增幅高達107.1%,中部地區14.6億美元,同比下降7.6%,其他地區139.1億美元,同比增長102.4%。

  第七,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七成來自中央企業和單位。

  四、我國國際直接投資的動機

  根據上述特點可以看出,我國國際直接投資的動機。

  第一,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中國企業要打開更大的國際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

  第二,應對其他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環境。

  第三,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四,減輕中國外匯順差過大,資源消耗過大的壓力。   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國際產業重組的良機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機遇。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國企業境外投資和并購資產、知識產權、營銷渠道的機會增多,投資成本降低,交易條件改善。境外開發資源、建設大型項目的準入條件相對降低,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產業的范圍擴大。

  五、我國國際直接投資(FDI)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建議

  第一,現在有些企業把走出去當做一種時髦,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為了追求一種感覺而走出去,這樣的走出去是不成熟的。判斷一個企業走出去做投資、做并購,是成功還是不成功,最重要的標準是:這些走出去后給股東帶來的利益、帶來的投資回報是高還是低。這應該是最核心、最主要的標準,而不是說根據哪個企業是不是走出去了、到哪個國家,特別是到美國買了什么企業、買了什么資產。更要防止以個人名聲的提升作為走出去追求的目標,做到在成本、收益非常合算的前提下走出去,而不是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不能把走出去作為政績工程,不能以貼標簽的方式達到走出去的效果。

  第二,中國企業境外投資主要有股權式和契約式兩種,無論采用何種方式,了解當地市場的準入條件、目標國的法律監管環境、投資項目的法律設計結構和潛在風險均非常重要。對于要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講,應該有許多知識上與戰略戰術上的準備,而這方面的研究又恰恰是目前極為不足的。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還只是蹣跚學步,其國際化運作能力及相關經驗上的缺失也是有目共睹,中國企業在進一步熟悉國際操作慣例、增強自身的對話能力等方面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企業真要走出去,人才的儲備、教育儲備,以及央企的人事管理體制都還有很大改進的余地。中國大學的課程設置,為了適應企業的國際化和走出去的新現實,必須要做很多調整。如果教育沒有辦法跟上來,勢必會影響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事實上,海外人才已經有一個很強的資源庫。怎么利用好這一資源庫?一是讓他們回到中國,以海歸的形式進入中國企業,充實企業的戰略發展和對外投資部;二是以“海鷗”的形式,利用海外的人才儲備,幫助中國企業在海外本土化進程中、并購進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這兩方面都能有效地利用海外的人才儲備。

  第三,近年來,中國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有了長足進步,但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我國企業整體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長期以來中國企業是以勞動要素形成的相對優勢參與國際合作,在現代產業鏈中,我國缺乏國際知名品牌和核心技術,部分企業主要依靠低端制造,高污染來增加產能,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發展、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和發達國家貿易增加,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優勢將難以為繼。其次,我國大部分企業沒有經歷國際市場嚴酷的競爭考驗,許多企業主要依靠開發和經營壟斷型資源競爭,其中部分企業還主要靠政府支持在國際上競爭,還未成為真正意義的市場競爭者。再次,技術開發能力薄弱,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創新缺乏全面有效的技術平臺服務。最后,市場開拓能力相對薄弱。

  而就這些問題,科技部副部長王志剛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是加強企業創新建設,培育和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引導創新因素向企業集聚,加大國家技術研究中心和國際合作示范基地在企業的建設力度。像國家重點實驗室原來在高校,最近科技部專門發文,除了在高校還要在企業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也就是把企業的創新主體向企業聚集。

  二是推動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向企業轉型,形成緊密結合的創新聯盟。

  三是建立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和高校廣泛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機制。

  四是擴大國際市場合作,提升科技開創和合作水平,支持有實力企業到發達國家開展投資合作。五是積極營造良好氛圍環境,積極落實好企業研發費用,加快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創業板的作用,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加大對國有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力度。

  此外,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還指出,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形成國際化的運營能力,人才是不能忽略的關鍵要素之一,一定要更好地利用管理人員本土化,才能真正誕生國際化的中國企業。

  第四,過度強調民族品牌是一個誤區。人們一講企業國際化,大家就想到走出去,把民族品牌發揚光大,這需要正確對待。其實,企業的知識產權、技術和市場等資源非常重要。試想,中國產品要走出去占領海外市場,那就是占據了一個重點,據此就可以去收購別人的品牌。現在谷歌把摩托羅拉的手機給買下來了,谷歌買的不是摩托羅拉這個品牌,買的是摩托羅拉手機在過去二十多年來沉淀下來的數以十萬計的知識產權,還有技術和市場,這也是中國企業應該做的事情。

  第五,中國公司在海外收購的過程當中,沒有能夠吸取經驗教訓,所以就不停地交學費。中國企業每年增長都有一個指標,如果不努力發展這個指標就完不成,為了完成這個指標,表明業績,那就進行上市。事實上,對于一個項目如果沒有很好的認識,在海外兼并收購當中,會帶來一些問題,面臨諸多風險。很多公司都是先看看再說,把最便宜的項目拿下,以后再做其他的項目。因此,中國公司在海外收購的過程當中,沒有能夠吸取經驗教訓,所以就不停地交學費。對此,我們不妨汲取德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德國有關部門會定期組織有著成功“走出去”經驗的企業走訪全國各地,推介自身的成功經驗,以此幫助更多的企業更好地走出國門。

  第六,企業需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投資環境,做好相關調研工作。而缺少調研,正是不少國有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在海外,企業可更多借助投資中介機構的職能,以有效地獲取更為準確、對稱的信息。但目前我國尚未形成相對規范的第三方服務體系,相關企業似乎也更愿意繞開中介,“單打獨斗”。

  【參考文獻】

  [1] UNCTAD發布的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Z].2012.

  [2] 2010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Z].2011.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論文篇2

  試談中國直接對外投資的戰略選擇

  【摘 要】 經濟 全球化的 發展 給我國 企業 走向世界帶來了許多機遇和挑戰,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是我國積極應對國際競爭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間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同時對外直接投資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相比大量引進的FDI,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本文試圖提出一個包括產業選擇、區位選擇、主體選擇和投資方式選擇的戰略選擇,為我國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提出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直接對外投資 投資戰略

  一、 中國 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

  截至2007年底,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總額1,179.1億美元。相對于發展中國家,由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平均發展速度超過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存量處于比較高的水平。而與發達國家的對外投資相比,中國對外投資的流量處于較低水平,中國開展海外直接投資的實力還比較薄弱,海外投資企業數量、每年海外投資的金額與海外直接投資的累計總額都還比較小。而且,中國的海外投資大多數為中小型項目。在《財富》雜志公布的2008年全球企業500強中,僅有35家中國企業,且排名大多數位于下游。

  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戰略研究

  1.以資源開發型產業作為突破口

  我國現在還處于對外直接投資的起步階段,并且大多數發達國家都經歷了從資源開發業—制造業—第三產業為主的發展過程。同時,由于國際投資 環境日益改善,資源開采業對外投資的環境極為優越。對于一些行業,如采礦業、林業、石油開采業,世界上一些國家資源的供大于求,我國企業應該因地制宜的到國外去投資,開采、加工和運回國外的資源以滿足國內需要。

  2.以制造業和貿易替代為海外投資重點

  對我國現階段的優勢型對外直接投資而言,投資重點應放在生產能力過剩、擁有成熟的適用技術或小規模生產技術的制造業上。同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在紡織、食品、冶煉、化工、醫藥、 電子 等產業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較優勢。此外,我國還擁有大量成熟的適用技術,如家用電器、電子、輕型 交通 設備的制造技術、小規模生產技術,這些技術易于為他們所接受。

  3.以第三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為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根據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應與國內產業結構高級化相一致的標準,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點應該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通過并購當地高新技術企業或與當地擁有高新技術的企業合資合作,可以直接獲取一般技術貿易和引進外資所無法獲得的先進技術,然后將技術傳播回國內運用,從而加快國內產業結構升級的進程。例如。聯想集團收購IBM的PC事業部。

  三、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戰略

  1.以發展中國家作為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區位選擇

  我國地處亞洲,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及相似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需求偏好等使得進入障礙較小;中國的紡織、服裝、家電、 機械等技術成熟且競爭激烈的邊際產業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市場容量大,投資機會較多;還可以利用東道國享有的優惠貿易條件,把產品銷往第三國。

  2.有選擇地增加對發達國家的投資

  美國、加拿大、西歐、澳大利亞及日本等發達國家是目前世界上對跨國投資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區。因為其擁有優良的投資環境:經濟發展水平高,科技發達,基礎設施完善, 社會穩定,投資 法律 法規健全, 金融 市場發達,各類人才豐富,是對外直接投資的理想場所。對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可以獲取先進技術和 管理 經驗,把掌握的高新技術反饋回國內。

  3.積極謹慎地發展對獨聯體和東歐國家的投資

  這些國家正處在經濟改革過程中,急需外國在那里進行直接投資。這些國家擁有僅次于發達國家的 工業 基礎、民眾的 教育 和工人的技術水平,擁有豐富的 自然 資源和廣闊的市場,但是其產品出口能力較差,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而中國產品物美價廉,比歐美產品更適合于該地區的市場需求。  四、對外直接投資的主體選擇戰略

  1.重點 發展 具有壟斷優勢 企業 的對外直接投資

  其直接的效果是創造經營的中間產品的內部市場,避免外部市場交易的風險;使資金的轉移、稅賦的合理避逃有了通暢的渠道;同時降低了談判、詢價等交易成本;保證本企業的技術、技能等不外泄,以持續獲得利益。對資源尋求型的投資還可以保證母公司所需資源的穩定來源。

  2.大力發展具有經營特色的中小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

  目前世界上的跨國公司大部分卻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主要原因就是中小企業由于其擁有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優勢。我國許多中小型企業都具備了對外直接投資的條件:勞動力成本低,產業轉移產品的原材料等要素價格也比較低廉;產權關系明晰的基礎上形成了簡明高效率的 組織結構優勢;擁有符合當地市場需要的實用技術。

  3.促進企業集群的對外直接投資

  根據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力理論,一個國家的成功是來自縱橫交錯的產業集群。國內有大量的企業集群地,如寧波的服裝、北京中關村的 電子 產業等。充分利用“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開展對外直接投資,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主體選擇的重要戰略。從跨國公司成長的角度看,

  企業集群可以作為一跨國公司成長發展過程中內部化優勢的一種替代。

  五、 中國 對外直接投資方式的選擇戰略

  1.根據跨國公司的投資目的制定投資方式的選擇戰略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目的主要是尋求國外的 自然 資源和學習先進的技術和 管理 經驗。自然尋求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方式應以合資為主,有利于沖破對于自然資源開發的控制以及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學習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應以并購、合資為主。這種進入方式能夠直接獲得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利用東道國的人才資源培養自己的人才,掌握先進技術,充分提高中國企業的跨國經營能力。

  2.根據中國的行業特性制定投資方式的選擇戰略

  一些中國有優勢的行業在進行產業轉移的時候,中國跨國公司應該以新建企業和合資進入方式為主要進入方式。現階段,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制造業和機床、自行車、鐘表等 機械加 工業 是中國技術方面比較成熟的,在對外直接投資中具有投資優勢,這些行業投資市場主要是 經濟 技術水平與中國接近的發展中國家和某些發達國家。

  3.根據東道國的投資 環境制定投資方式的選擇戰略對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方式,應以新建、合資為主,有利于發揮這兩種投資方式的優點,避免并購、獨資的劣勢。選擇新建和合資方式可以節約外匯資金,有利于利用當地企業的市場開發優勢盡快占領市場、彌補新建企業所需時間較長的不足,新建投資風險相對較小,而且許多發展中國家對新建合資企業比較歡迎。

  參考 文獻 :

  [1]江小娟,杜玲.對外投資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借鑒意義[J].經濟研究參考,2002,(73).

  [2]陳波,榮飛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戰略選擇[J]. 統計研究,2008,08.

  [3]冼國明,嚴兵.全球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趨勢與前景[J].國際經濟合作,2007,(1).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論文篇3

  淺談中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

  【摘要】21世紀的中國正從外資接收國轉型成為資本輸出國。在強大的外匯儲備支持下,在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經濟局勢下,中國企業迎來了更多機遇和挑戰;國內市場增長逐漸放緩,以及人民幣的升值趨勢極大地刺激著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欲望,此外中國政府加大對企業“走出去”支持力度。內外因素的雙重作用之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邁出了“走出去”的步伐。本文簡要分析中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歷程以及前景。

  【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歷程,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聯想

  1、對外直接投資

  對外直接投資(FDI)是指一國投資者為取得國外企業經營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權而輸出資本,設備,技術和管理技能等無形資產的經濟行為。其動機主要包括收入動機和成本動機。一個企業的發展與增長在一定時期往往會受到本國的限制,如惡性競爭或政策變化等,這時就需要需求新的市場,即發掘具有需求潛力的海外市場,以期公司得到更大的擴張發展。

  同時企業還可以利用對外直接投資打入具有更大利潤空間的市場,某些具有壟斷優勢的企業也能乘此機會在國際市場上打下基礎。此外如果由于過多出口商品到其他國家,導致當地就業大幅下降,當地政府往往對進口做出限制。而對外直接投資能夠促進就業,因此也能規避政府對于貿易的限制。另一方面,對外直接投資也能大幅降低企業成本,主要原因在于:受益于規模經濟,充分利用外國的生產要素、原材料、先進技術等,對匯率變動及時做出反應。

  跨國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到1999年為止,5.3萬跨國公司約有3.5萬億美元資產。且跨國公司的投資主要是在發達國家之間,且基本上分布于日本,美國,歐盟三極之中。

  2、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歷程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1982-1991年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探索起步階段,在此期間由于我國處于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的探索階段,企業規模小,資金缺乏,經營自主權有限,缺乏對外投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外投資主要是政府投資且額度很小。

  1992-2001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不穩定發展的階段。對外投資金額大幅上漲,但是投資增長呈現大起大落的勢態。這反映出當時我國經濟體制深化改革,對外開放進程加快,但企業并沒有長期、明確的發展目標和戰略,對外投資仍然受到偶然性因素和短期利益的驅使。2002-2008年,對外直接投資快速持續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由2002年的25.2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521.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64.5%。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以及2001年中國加入WTO,中國企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也將全球化列入企業長期發展戰略之中。

  3、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

  冼國明與楊銳(1998)把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可以分為兩類: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逆向投資(FDI-Ⅰ),即學習型FDI,和發展中國家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投資(FDI-Ⅱ),即競爭策略型FDI.通過前期的學習型FDI,發展中國家企業可以加強技術積累的速度和效果,并且增加了后期的所有權優勢,進而通過后期的策略FDI進一步鞏固“OIL”結構和市場份額。二人同時指出,當發展中國家通過前期的學習型FDI獲得的技術與同期發達國家所擁有的技術之間的差距小于某個特定值時,FDI-I才能向FDI-II轉換,也就是說,發展中國家在進行FDI-II的時候必須有一定的技術積累。當然,發展中國家自身技術積累程度較高的可以直接進行FDI-II.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由于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短缺,而積極吸引外資,借以提高我國的技術、管理水平,以“引進來”為主。這期間,我國企業對引進的技術等加以吸收、改進和創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優勢,有實力主動進行對外直接投資。而且,在我國加入WT0后,國內市場上國內外企業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如果我國企業只是固守本地市場而放棄進入國際市場,那么其國內市場份額勢必逐漸被吞食。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企業必須增強國際競爭意識,積極“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和利用國外資源,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4、聯想的對外直接投資

  中國經濟經歷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長,期間也涌現出一批成功的民營企業,如聯想,華為,海爾等。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大批國內企業爭相進入海外市場。

  2004年12月8日到2005年5月1日,聯想企業以12.5億美元收購IBM。收購資產為IBM在全球范圍的筆記本及臺式電腦業務及相關業務,包括客戶、分銷、經銷和直銷渠道,“Think”品牌及相關業務、IBM深圳合資公司以及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和日本大和的研發中心。

  完成收購后,聯想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腦廠商,躋身世界500強企業。2014年1月30日,聯想又以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完成本次收購后聯想獲得了摩托羅拉持有的2000多項專利、移動品牌和商標組合。有了摩托羅拉的加持,聯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其在移動手機業務上的短板與不足,該業務的發展也會更加平順。從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間,聯想集團還收購了包括德國電子公司Medion、日本計算機廠商NEC等海外企業的部分業務。

  聯想大手筆收購各大海外公司,積極打入國際市場,一方面確立了其全球品牌的影響力,也將企業發展推向一個高峰。但是在耗資數十億完成收購并購的同時,也有人質疑聯想到底是否真的獲得了先進的技術,是否真正具備成為以創新、技術為支撐的IT領袖的實力。如何利用對外直接投資,發展、壯大企業,聯想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周升起,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趨勢與政策,東亞論文2009年第75期.

  [2]張武,王雪松,經濟全球化下中國對外投資問題統計研究,統計與咨詢2007年第5期.

  [3]鄭美宏,趙琳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逆向技術溢出效應分析的文獻綜述,中國證券期貨2012年第11期.

  [4]楊文,企業并購對其全球營銷戰略的影響研究―以聯想并購IBM PC 業務為例,知識經濟2010年第6期.


猜你喜歡:

1.國際投資論文

2.國際直接投資的論文

3.有關國際投資論文參考

4.國際直接投資論文

5.國際投資方面論文

28062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黄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免费a级毛片无码av| 亚洲成av人最新无码不卡短片|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九九热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日韩黄色基地一二三区|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古典| 麻花传媒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2022| 亚洲日韩AV秘 无码一区二区 | 天天爽夜夜爱|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 色偷偷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 制服丝袜另类专区制服| 一二三四中文字幕日韩乱码| 人妻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欧美一级在线视频| gogogo在线播放中国| 2020国产欧洲精品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人妻高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97人妻中文字幕总站|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第一页| 日韩精品亚洲精品第一页| 午夜高清福利在线观看|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黄色| 青草热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妲|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一二三专区| 日本a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