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為什么要賞月
中秋節賞月是由秋分祭月演化而來。祭月是一種古老的祭祀禮儀,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關于“中秋為什么要賞月”的相關內容,方便大家學習了解,希望對您有幫助!內容僅供參考
為什么中秋節要賞月
1、中秋賞月起源于人們對于月亮的崇拜,自周朝就有拜月儀式,后面又有了祭月的習俗,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對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減淡,欣賞的態度逐步加強,到唐代,中秋節正式形成,中秋賞月也成為一種習俗。
2、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在這一天賞月是中國人調整身心的一種好方式,也是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表現。
中秋節為什么要賞月
中秋節的賞月跟祭月有關。相傳后裔射下太陽后王母給了他一包不死藥,之后在后羿外出打獵的時候,他的妻子嫦娥誤食了不死藥,結果飛上月宮成了廣寒宮的主人。后羿非常的思念妻子,在自己家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日里最喜歡的物品。百姓聽聞后紛紛效仿,此后中秋拜月的風俗也就傳了開來,這也是中秋節為什么要賞月的原因。
中秋節賞月的由來和寓意
中秋節最早的起源是人們對于月亮和天象的崇拜,很久以前人們會祭祀月亮。雖然到了現在我們已經很少有人會在這一天專門祭祀月亮了,但是還是有著賞月的習俗。賞月是民間不可或缺的中秋節活動之一。
自古以來中秋節人們向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福運滿滿、萬事如意、闔家團圓等諸多吉祥的寓意,這算是祭祀月神的另一種方式,可見中秋節賞月的歷史是非常久遠的。
中秋節為什么要賞月
1、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2、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的需要,民眾將秋季的節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為四季慶賞的大節之一。
3、拜月、賞月、團圓慶賀是傳統中秋節俗的核心,從當代社會生活看,它依然有著符合民眾生活需要的現實意義。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什么在中秋節那一天要賞月
1、中秋賞月成為一種習俗。這是中國人調整身心的一種好方式,也是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表現。
2、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為盛行,宋、明代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