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3)
什么是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是中國在近30年以來,國家對行業和企業的支持政策和措施。明稅律師事務所認為可以這樣定義:為了使得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達到一定的發展目標,在稅收方面激勵、鼓勵、甚至照顧企業在經營中發生的某些問題,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幫助企業更好地經營和維持的稅收行政措施。
稅收優惠的基本原則
稅收優惠和企業所在的行業息息相關,例如促進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環境保護與節能等。稅收優惠主要是扶持國家支持的行業。稅收優惠不同于財政返還、財政補貼、財政資金。如上海張江、北京高科等園區,企業注冊后可享受幾年免稅,返種模式并不是稅收優惠,實際上是財政資金返還,而非稅收優惠。此類和稅收相關,但本身不是稅收優惠的政策目前依然繁多。 稅收優惠現狀和類別稅收優惠呈現出類型多樣化、參與管理部門多元化等特性,相應的申請、審批和后續監管等程序日趨復雜,部分政策落實難度較大。
按照稅收優惠適用對象的不同,稅收優惠可分為“區域性”稅收優惠和“行業性”(或“產業性”)稅收優惠。此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特別是2008年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以前)企業可獲得的主要稅收優惠種類一直處于這兩大類并行的態勢。前者主要有經濟特區稅收優惠、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保稅區、高新區稅收優惠等;后者則有高科技產業、軟件行業、再生資源等行業性稅收優惠等。
多種優惠政策是可以交叉的,同一納稅人可能同時滿足多個稅收優惠的條件,如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而各個稅種有可能包含多種稅收優惠,納稅人需全局性考慮。
稅收優惠立法
當前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太濫太亂。各種優惠政策分布在部分稅法及多個稅種的條例中。稅收優惠政策統一由專門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清理和規范稅收優惠政策是一項重要工作,要求稅收優惠統一由專門法規規定,這就意味著將來要制定稅收優惠法或稅收優惠條例。以后給哪類主體、行業優惠,必須在上述法規中確定,這有利于稅收優惠政策的統一、規范、合理和透明。目前而言,稅務規劃與稅收優惠所謂的稅務規劃和籌劃,要求做到合理和合法。稅收優惠政策對于稅負的減免和降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為常用和多見的稅收籌劃基礎方式。 不當稅收籌劃的后果
如果企業過于依賴稅收優惠以外的籌劃方式,可能導致被稅務機關認定為避稅的嚴重后果,不僅需要補繳稅款,承擔高達每日萬分之五的稅收滯納金,還可能面臨50%-300%的稅收罰款。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