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內異地醫保如何辦理(2)
省內異地就醫五類問題答疑
如何申請登記備案?3類人員有所不同
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其適用范圍主要是3類人員:長期駐外工作和退休異地安置的人員;轉診轉院(異地轉診)的人員;急診急(搶)救的人員。
各市(區、縣)參保的長期駐外工作和退休異地安置人員如需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需到市(區、縣)醫保中心進行申請。在省內轉診轉院的人員,在市(區、縣)醫保中心辦理轉診轉院手續時,可同時申請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如在省內異地急診住院,按當地市(區、縣)醫保中心規定時限內辦理急診備案手續,也要同時申請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入院時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備齊身份證社保卡醫保手冊
參保患者已按上述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后,入院時需提交省內異地患者本人身份證、社保卡和醫保診療手冊。醫院醫保工作人員根據證件材料核實信息,同時不再要求患者提供《參保人員省內跨統籌地區住院備案表》。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辦理入院手續時,醫院將按有關規定收取部分醫療費用押金。
對未辦理備案手續的住院患者,在獲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相關政策規定后,醫院醫保工作人員協助患者主動為其補辦申請登記備案手續。這些手續辦妥后,醫院將患者住院由全部自費導入異地直接結算系統進行費用信息上傳,以實現直接結算。
醫院嚴格執行規定,每日按時下載相關數據并將發生的醫療費用上傳。醫院使用自費藥品和其他的自費檢查檢驗項目要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實行簽字同意制度,并按就醫地定點協議要求控制在一定比例以內。
急診費用如何結算?各地有所不同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臺支持急診直接結算。不過,有的地方規定,不能結算急診費用,這就要依照參保地政策執行。比如,大同市統籌區內急診費用不計入住院費用。急診費用報銷上,各地政策也有差異。比如,個別市(區、縣)需全額墊付后,再回參保地報銷。
省內異地就醫報銷比例如何?各地不同多數不降低
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報銷,在當地正常住院報銷,這兩者報銷比例有啥區別?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報銷人員中,屬于長期居外和異地安置人員的,申請登記備案后多數不降低報銷比例,與原參保地報銷比例一樣。轉診轉院人員申請登記備案后,多數降低報銷比例。如晉中市降低報銷比例5%。相關詳情需與當地醫保經辦機構咨詢確定。
在省內異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門診治療的費用,可使用社保卡直接進行支付,運城、晉城、忻州、呂梁等市暫時不能支付。
醫保欠費怎么辦?參保患者個人先全額墊付
參保患者住院時,遇到特殊情況無法結算的,需區別對待。由于社保卡、系統故障等原因造成無法直接結算的,仍需墊付全部醫療費用再回參保地醫保中心手工報銷。住院期間,參保人員欠繳醫保的,本次住院的醫療費用由本人全額自費,出院后按參保地醫保相關規定處理。需要注意的是,醫保大病保險暫時不能進行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需提醒的是,社保卡只有在原參保地開通至少使用一次,才能支持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未領到社保卡的可申請辦理臨時卡。社保卡的領取、啟用、掛失等業務辦理,要到醫保(信息)部門業務大廳辦理(全省統一咨詢電話12333)。已開通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具體市和醫院,可咨詢各市(區、縣)醫保中心或登錄省醫保中心網站(www.sxsi.com.cn)查詢。
福建省內異地治大病
■這是我市繼年初基本醫療保險全省即時結算后的又一惠民舉措
■參保人省內異地就醫無需報備、無墊付、直接刷卡完成個人報銷
溫馨提示
市人社局提醒廣大參保人員,參保人員在省內異地就醫時,一定要選擇有參加全省聯網的定點醫療機構,可從廈門市社保卡網站(www.xm12333.com)查詢有關信息。咨詢電話:平安養老保險公司7703293,市社保中心醫療費審核結算科7703328。
多年來,參加我市大病保險的參保人,在省內異地就診時一直遵循的是先行報備申請、墊付現金、之后回廈報銷的模式。記者上午從市人社局獲悉,7月1日之后這種模式將改變,我市將實現大病保險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這是繼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省聯網即時結算后的又一惠民舉措。2013年下半年以來,我市基本醫療保險實現省內異地即時結算,廈門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在省內其他設區市就醫免報備制度,實現持社會保障卡在全省聯網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及定點零售藥店就醫、購藥費用的實時刷卡結算。
服務對象 覆蓋259萬大病保險參保人
據介紹,這項政策的服務對象為我市大病保險參保人。
1997年,我市在實施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同時,同步為參保職工建立大病保險制度,開創了全國大病保險的先河。2010年7月又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建立覆蓋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未成年人和大學生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這個機制的創新,使我市醫療保險事業再上一個臺階。截至今年4月份,我市大病保險的參保人數已達259萬人。
全民參保后,參保人異地就醫需求也在同期增長,尤其是重癥患者,這讓我市盡快實現大病保險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的目標也顯得越發迫切。近兩年,我市在省內異地就醫的大病保險患者就達261次,涉及報銷金額653萬元。
多年來,參加我市大病保險的參保人,在省內異地就診時一直遵循先行報備申請、墊付現金、之后回廈報銷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參保人員存在著報備耗時、墊付費用壓力大、費用報銷周期長、辦理往返奔波等一系列問題。
保障水平 職工50萬元、城鄉居民45萬元
廈門大病醫保在保障水平上也不斷提升。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由最初的15萬元提高到現在職工40萬元、城鄉居民35萬元(詳見下表),目前,在一個社保年度內,職工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綜合保障水平分別達到50萬元和45萬元。
廈門大病醫保從保障范圍上實現覆蓋所有疾病。只要在一個社保年度內,門診、住院累計發生超過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療費用,都納入大病保險報銷范圍,避免了參保人員因限定病種而發生高額醫療費用得不到報銷的問題,確保每一位大病患者都能公平享受大病保險待遇。
即時結算 零現金、零等待、零資料、零報備
這項政策的服務范圍為在省內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發生醫療費用超過統籌基金封頂線的部分。
目前的結算模式,從人工受理到結算完成至少要20個工作日。而新的結算模式,參保人直接在異地就診機構刷卡結算就可以了,只需支付個人自付部分的醫療費用。
該政策實施后,參保人可實現四個“零”,即:“零現金”,無需墊付現金,緩解就醫壓力;“零等待”,一步到位,涉及的報銷費用由醫院系統當場自動結算,較以往省去漫長的報銷周期;“零資料”,省去繁瑣的報銷手續和報銷材料;“零報備”,患者直接持社會保障卡前往省內異地定點醫院就醫,無需再到社保機構報備,省時省力。
申請異地居住的條件
退休人員在異地定居并有當地戶籍或產權住房證明。
退休人員隨配偶或子女長期在異地居住,配偶或子女在異地定居并有當地戶籍或產權住房證明。
退休人員無子女或子女均在境外、港澳臺地區定居,由其親屬贍養、照顧,該親屬在異地定居,有當地的戶籍或產權住房,并且同意長期贍養、照顧老人。
退休人員隨配偶或子女長期在異地居住,配偶或子女是駐當地現役軍人。
在職職工隨工作單位需常駐異地工作一年以上的。
猜你感興趣:
2.異地醫保怎么辦理
5.如何辦理異地醫保
福建省內異地醫保如何辦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