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的涵義與介紹
統計的涵義與介紹
統計一詞起源于國情調查,最早意為國情學。一般來說統計包括三個含義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科學。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統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統計的基本概念
人類對事物數量的認識形成的定義。漢語中的“統計”有合計、總計的意思。指對某一現象有關的數據的搜集、整理、計算、分析、解釋、表述等的活動。
1、指對某一現象有關的數據的搜集、整理、計算和分析等。例:人口統計
2、指總括地計算。例:把全國報來的數據統計一下
典故: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古今書籍,統計一代,前后之藏,往往無過十萬;統計一朝,公私之蓄,往往不能十萬。”清宣鼎《夜雨秋燈錄·銀雁》:“ 佛奴掘深窖藏之,統計約有二十馀萬。 ”
統計的三種涵義
在實際應用中,人們對統計一詞的理解一般有三種涵義: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科學:
(1)統計工作。指利用科學的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和提供關于社會經濟現象數量資料的工作的總稱,是統計的基礎。也稱統計實踐,或統計活動,是在一定統計理論指導下,采用科學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統計資料的一系列活動過程。它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治國和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現實生活中,統計工作作為一種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總體和自然現象總體的實踐過程,一般包括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四個環節。
(2)統計資料。指通過統計工作取得的、用來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數據資料的總稱。統計工作所取得的各項數字資料及有關文字資料,一般反映在統計表、統計圖、統計手冊、統計年鑒、統計資料匯編和統計分析報告中。也稱統計信息,是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或自然現象總體的特征或規律的數字資料、文字資料、圖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的總稱。包括剛剛調查取得的原始資料和經過一定程度整理、加工的次級資料,其形式有:統計表、統計圖、統計年鑒、統計公報、統計報告和其他有關統計信息的載體。
(3)統計科學。也稱統計學,是統計工作經驗的總結和理論概括,是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指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統計資料的理論與方法。統計學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主要通過利用概率論建立數學模型,收集所觀察系統的數據,進行量化的分析、總結,并進而進行推斷和預測,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它被廣泛的應用在各門學科之上,從物理和社會科學到人文科學,甚至被用來工商業及政府的情報決策之上。
統計學主要又分為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給定一組數據,統計學可以摘要并且描述這份數據,這個用法稱作為描述統計學。另外,觀察者以數據的形態建立出一個用以解釋其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的數學模型,以之來推論研究中的步驟及母體,這種用法被稱做推論統計學。這兩種用法都可以被稱作為應用統計學。另外也有一個叫做數理統計學的學科專門用來討論這門科目背后的理論基礎。
總體來說,“統計”一詞的三方面涵義是緊密聯系的,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的成果,統計工作與統計科學之間是實踐與理論的關系。
計算方法
均值、中位數、眾數、正態分布、抽樣、標準差、概率論、檢驗、方差分析、卡方檢驗。
看過“統計的涵義”的人還看了:
6.統計工作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