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醫保并軌的好處是什么
目前,國內的基本醫保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2016年將實現城鄉居民醫保并軌,那么,醫保并軌有哪些好處呢?下面,學習啦小編來為你介紹城鄉居民醫保并軌的好處。
城鄉居民醫保并軌的好處
現今,我國已形成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要框架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長期以來,這種“三足鼎立”的結構在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現實中,特別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獨立運行,導致形成了“真空地帶”,一些特殊群體恰處其中,如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失地農民、低收入家庭、城市里的農民工、戶籍在農村的城鎮居民或戶籍在城鎮的農村居民等。
另一方面,這也加劇了“看病難,看病貴”。參加新農合的農村人口,不僅僅在看病時報銷比例低,更是在進城看病方面承擔著非常大的生活壓力,尤其是新農合人群進入到大城市的“省級三甲醫院”看病時,報銷比例平均只有30%左右。這對于收入不高的患病農村居民而言,是災難性的。鋸腿自醫,拒絕治療的悲劇也隨之發生。
這樣不公平、不合理的醫保制度,讓我國的農村戶籍人口成為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也讓不富裕的生活平添了“大病致貧”“大病返貧”的幾率。
所幸,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醫保制度的并軌提上了日程。
據報道,以前,在同一所醫院看同樣的病,持有“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兩種不同醫療保險的人,所用的藥品、做的檢查、花費以及報銷水平等明顯不同;而城鄉醫保并軌后,“農村人”也將擁有“城里人”相同的醫保,即3000余種報銷項目、400家左右的定點醫療機構、與城鎮居民相同的生育報銷待遇。
這無疑是對農村居民的福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改革切忌“一刀切”。醫療資源有限,是我國的現實。假設,改革后,所有病人都跑到北京就醫,這就過猶不及。所以,將醫療資源改革與醫保“并軌”同步進行,方能預防“福利綜合癥”。
當然,整合醫保制度、消除參保身份不同帶來的差異,最終將成為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發展的趨勢。我們需要看到,橫亙在城市與農村多年的那條鴻溝開始填平,“農村人”與“城市人”之間的區別終將要走進歷史。
醫保報銷比例就高不就低 民眾看病經濟負擔減輕
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后將遵循“待遇就高不就低”原則,參保人員特別是農村居民的醫保報銷比例顯著提高。
寧夏在全國較早地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統籌前,城鎮居民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約為57%,農村居民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為53.59%。統籌后的2014年,城鄉居民在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66%。
北京方面,依照當前門診報銷政策,城鎮居民一個年度門診報銷封頂線是2000元,而新農合是3000元,按照醫保待遇不降低的原則,政策合并后,城鎮居民的門診報銷比例有望提高。
上海方面,從住院待遇一項來看,整合前,城鎮居民醫保支付比例最低為60%(60歲以下),新農合最低只有50%,而整合后統一為70%。
另外,上海市農村居民住院報銷費用也不再設“限”。原來參加新農合的農村居民在住院時,費用如果超過12萬元,超過部分就不能由醫保支付。整合后,12萬元封頂線取消,哪怕超過了也能繼續按照規定的比例結算。
廣東也大幅提高封頂限額,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支付比例提高到76%,封頂線從過去的5萬元提高到現在的44萬元。
下一頁查看>>>城鄉居民醫保并軌的省份
城鄉居民醫保并軌的好處是什么





上一篇:城鄉醫保并軌有哪些優惠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