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全面預算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時間:
陳璽澤1由 分享
摘要:全面預算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一項重要工具,是企業對未來經營計劃的總體安排。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競爭的日益激烈,推行全面預算是十分必要的,它不僅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還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從而實現企業總體戰略目標。
關鍵詞:全面預算;企業管理水平;重要性
全面預算管理反映的是企業未來某一特定期間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計劃。它不僅僅是財務或某個職能部門的管理,而是具有全員性、全方位、全程性特征的管理,是在銷售預測的基礎上,對生產、成本及現金收支等各方面進行預測,從而編制出一套預計財務報表,來反映企業未來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壯大和經營業務的日益復雜,全面預算在統籌企業各種事項、提高經濟效益進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的重要性
全面預算作為企業管理當局對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總體規劃,不僅能夠有效地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明確責任,而且有助于考核各部門的經營業績,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一)明確各部門的工作目標和任務
全面預算的過程就是將企業的總體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個部門的過程,從而使各部門都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任務。企業的總體目標只有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得以實現,這樣就可避免各部門忽視企業總體利益,片面追求部門利益的現象。
(二)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預算的編制使各部門的經理人員都了解到本部門與企業總體的關系、本部門與其他部門間的關系。在努力實現企業總體目標的前提下,各部門便能夠自覺地調整好自己的工作,配合其他部門共同完成企業的總體目標,同時部門之間也有了交換意見的基礎。
(三)控制各部門的經濟活動
各部門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要經常將工作成果與預算相對比,隨時發現差異并分析查找原因,盡量使本部門的經濟活動符合預算的要求。因為預算是企業的整體戰略方案,一經確定就具有執行的權威性,對于沒有預算支持的經濟活動,企業應當慎重考慮做出決策。
(四)考核各部門的業績
企業將定期按照預算的要求,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考核,因為只有當所有部門都按照預算的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務時,企業才能實現總體目標。對各部門而言,完不成計劃會影響總體目標的實現,超額完成計劃,同樣也可能造成積壓和浪費而影響企業的整體利益。
二、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全面預算作為企業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在幫助管理者進行計劃、執行、控制和考核績效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然而,實際中由于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時理解不夠深入以及缺乏相應的經驗,使得全面預算實施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
(一)對全面預算的認識不足
全面預算具有全員性,預算的具體編制應當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復結合的形式。但是在企業中主要是管理層對全面預算的實施比較重視,大部分員工還不是很理解全面預算的內涵,認識較淺。員工把預算的實施看作是上級對下級下達的命令,認為這是管理層的職責所在,與己無關,而且員工在某種程度上存在抵觸情緒。另外,企業對員工缺乏足夠的信任,把預算的具體編制限定在高級管理者之間,從而使得最了解企業實際情況的基層工作者被排除在外。這樣做出的預算沒有得到全員的積極參與,有可能是不合理的,進而導致預算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不僅收不到顯著的成效,甚至可能與實際脫節,達不到預算管理的目標,嚴重影響企業的管理水平,阻礙企業的成長發展。
(二)缺乏有效的全面預算組織
科學合理的全面預算組織是全面預算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然而許多企業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全面預算組織,只把預算管理看作是純財務行為,把預算的編制和控制交由財務部門負責。但是事實上,全面預算是集經營業務預算、費用預算、投資預算、現金預算等于一體的綜合預算體系,包含了銷售、生產、采購、財務等多方面內容。而這些部門的基礎預算恰好是財務部門進行匯總預算的信息來源,并非是財務部門單獨完成和獨立決定的。財務部門只是從財務的角度對其他各部門預算及各項業務預算提供預算制定方法上的支持,并對各種預算進行綜合分析。如果企業沒有一個科學的全面預算組織,不僅不能實現預算應有的效果還會給企業的管理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降低企業的經濟利益。
(三)全面預算缺乏戰略導向性
全面預算與企業戰略有著互動的關系,企業戰略決定了全面預算,而企業通過全面預算的實施、反饋調整能夠使各部門產生協同效應以保障企業既定戰略目標的實現。可是目前許多企業并沒有認識到企業戰略在實施全面預算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沒有制定具體的戰略目標,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和遠景的預測往往也是止步不前的,在這樣的前提下實施全面預算很容易導致企業只看重短期經營結果,忽視長期經營目標,最終使得短期的預算指標與長期的經營戰略和規劃發生沖突,各期制定的預算指標前后銜接不上,這樣的預算管理不僅沒有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沒有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某種程度上還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使企業的經營規劃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
(四)全面預算的控制和考核機制不健全
實施全面預算考核是發揮預算約束與激勵作用的必要措施,預算指標的完成往往是業績評價的標準,為考核各部門工作經營績效提供了重要依據。但是目前企業存在許多考核不力的現象,比如考核部門不明確、考核內容不具體、考核標準比較隨意,這就導致了預算執行力度不夠。此外,企業缺乏對預算執行效果的系統分析和改進措施,每年預算執行完畢,企業很少對全面預算的實施效果進行系統分析與總結就匆忙地進入下一年的預算執行,結果生產經營中的漏洞、費用發生的隨意性等問題就會繼續存在,如此反復,就違背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初衷,使得預算資料準確性低,無法有效地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支持。這樣不健全的預算控制和考核機制對企業來說是無益的,管理人員也會失去信心。
關鍵詞:全面預算;企業管理水平;重要性
全面預算管理反映的是企業未來某一特定期間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計劃。它不僅僅是財務或某個職能部門的管理,而是具有全員性、全方位、全程性特征的管理,是在銷售預測的基礎上,對生產、成本及現金收支等各方面進行預測,從而編制出一套預計財務報表,來反映企業未來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壯大和經營業務的日益復雜,全面預算在統籌企業各種事項、提高經濟效益進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的重要性
全面預算作為企業管理當局對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總體規劃,不僅能夠有效地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明確責任,而且有助于考核各部門的經營業績,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一)明確各部門的工作目標和任務
全面預算的過程就是將企業的總體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個部門的過程,從而使各部門都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任務。企業的總體目標只有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得以實現,這樣就可避免各部門忽視企業總體利益,片面追求部門利益的現象。
(二)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預算的編制使各部門的經理人員都了解到本部門與企業總體的關系、本部門與其他部門間的關系。在努力實現企業總體目標的前提下,各部門便能夠自覺地調整好自己的工作,配合其他部門共同完成企業的總體目標,同時部門之間也有了交換意見的基礎。
(三)控制各部門的經濟活動
各部門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要經常將工作成果與預算相對比,隨時發現差異并分析查找原因,盡量使本部門的經濟活動符合預算的要求。因為預算是企業的整體戰略方案,一經確定就具有執行的權威性,對于沒有預算支持的經濟活動,企業應當慎重考慮做出決策。
(四)考核各部門的業績
企業將定期按照預算的要求,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考核,因為只有當所有部門都按照預算的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務時,企業才能實現總體目標。對各部門而言,完不成計劃會影響總體目標的實現,超額完成計劃,同樣也可能造成積壓和浪費而影響企業的整體利益。
二、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全面預算作為企業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在幫助管理者進行計劃、執行、控制和考核績效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然而,實際中由于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時理解不夠深入以及缺乏相應的經驗,使得全面預算實施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
(一)對全面預算的認識不足
全面預算具有全員性,預算的具體編制應當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復結合的形式。但是在企業中主要是管理層對全面預算的實施比較重視,大部分員工還不是很理解全面預算的內涵,認識較淺。員工把預算的實施看作是上級對下級下達的命令,認為這是管理層的職責所在,與己無關,而且員工在某種程度上存在抵觸情緒。另外,企業對員工缺乏足夠的信任,把預算的具體編制限定在高級管理者之間,從而使得最了解企業實際情況的基層工作者被排除在外。這樣做出的預算沒有得到全員的積極參與,有可能是不合理的,進而導致預算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不僅收不到顯著的成效,甚至可能與實際脫節,達不到預算管理的目標,嚴重影響企業的管理水平,阻礙企業的成長發展。
(二)缺乏有效的全面預算組織
科學合理的全面預算組織是全面預算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然而許多企業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全面預算組織,只把預算管理看作是純財務行為,把預算的編制和控制交由財務部門負責。但是事實上,全面預算是集經營業務預算、費用預算、投資預算、現金預算等于一體的綜合預算體系,包含了銷售、生產、采購、財務等多方面內容。而這些部門的基礎預算恰好是財務部門進行匯總預算的信息來源,并非是財務部門單獨完成和獨立決定的。財務部門只是從財務的角度對其他各部門預算及各項業務預算提供預算制定方法上的支持,并對各種預算進行綜合分析。如果企業沒有一個科學的全面預算組織,不僅不能實現預算應有的效果還會給企業的管理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降低企業的經濟利益。
(三)全面預算缺乏戰略導向性
全面預算與企業戰略有著互動的關系,企業戰略決定了全面預算,而企業通過全面預算的實施、反饋調整能夠使各部門產生協同效應以保障企業既定戰略目標的實現。可是目前許多企業并沒有認識到企業戰略在實施全面預算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沒有制定具體的戰略目標,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和遠景的預測往往也是止步不前的,在這樣的前提下實施全面預算很容易導致企業只看重短期經營結果,忽視長期經營目標,最終使得短期的預算指標與長期的經營戰略和規劃發生沖突,各期制定的預算指標前后銜接不上,這樣的預算管理不僅沒有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沒有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某種程度上還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使企業的經營規劃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
(四)全面預算的控制和考核機制不健全
實施全面預算考核是發揮預算約束與激勵作用的必要措施,預算指標的完成往往是業績評價的標準,為考核各部門工作經營績效提供了重要依據。但是目前企業存在許多考核不力的現象,比如考核部門不明確、考核內容不具體、考核標準比較隨意,這就導致了預算執行力度不夠。此外,企業缺乏對預算執行效果的系統分析和改進措施,每年預算執行完畢,企業很少對全面預算的實施效果進行系統分析與總結就匆忙地進入下一年的預算執行,結果生產經營中的漏洞、費用發生的隨意性等問題就會繼續存在,如此反復,就違背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初衷,使得預算資料準確性低,無法有效地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支持。這樣不健全的預算控制和考核機制對企業來說是無益的,管理人員也會失去信心。